挽梁文靖公二首(其二)

疏宠无前比,腾章又夙心。

极知求士切,端为爱君深。

卤簿寒笳远,尘埃断藁侵。

空令杀公掾,衰涕满寒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挽梁文靖公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梁文靖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疏宠无前比”,以“疏”字开篇,暗示梁文靖公虽未受过特别的恩宠,但其品德与才能却无人能及,以此表达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接下来的“腾章又夙心”,则表明梁文靖公在文学上的才华和志向,他的作品如同腾跃的篇章,展现了他早年的抱负与追求。

“极知求士切,端为爱君深。”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梁文靖公之所以受到如此尊敬的原因——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深爱国家、人民的好官。他深知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对君主的爱也达到了至深的程度,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他在政治领域的高度评价。

“卤簿寒笳远,尘埃断藁侵。”这两句描绘了梁文靖公去世后,其身后事的凄凉景象。卤簿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列,寒笳则是寒冷季节吹奏的笳声,用来形容哀悼的气氛。尘埃断藁侵,则是说墓地周围的草木被风吹得稀疏,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环境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梁文靖公离世的惋惜之情。

最后,“空令杀公掾,衰涕满寒襟。”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梁文靖公逝世的悲痛之情。这里的“杀公掾”可能是指梁文靖公的下属或追随者因他的离去而感到悲痛欲绝,而“衰涕满寒襟”则直接描绘了诗人自己因哀悼而泪流满面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对梁文靖公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梁文靖公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朱熹本人以及后人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挽周侍郎二首(其一)

德量推容物,才猷足济时。

阴功覃远徼,馀算饱雄师。

行李淹星岁,还乡感羽仪。

一朝成殄瘁,九牧共伤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周侍郎二首(其二)

忆昔趋丹阙,看公上玉除。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

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董安人二首(其一)

雅望推前辈,承爱赖女师。

闺门传懿范,汤沐盛恩私。

万里骖鸾去,千秋宰树悲。

自应铭妇德,谁与篆丰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董安人二首(其二)

令尹古循吏,郡君今胜流。

平生馀事业,晚岁极熏脩。

穗帐真成梦,灵辰竟不留。

遗风被箫挽,未觉九泉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