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茅茨烟树水溶溶,篱落人家带晚舂。

独立西风无一事,自撑短艇看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茅屋炊烟袅袅,树木倒映在水中,一片宁静
篱笆边的人家还在傍晚时分捣米声中度过

注释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烟树:炊烟缭绕的树木。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篱落:篱笆。
人家:农户人家。
晚舂:傍晚时分的舂米声。
独立:独自站立。
西风:秋风或西来的风。
无一事:无所事事。
短艇:小型船只。
芙蓉: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于世俗之外、独立自得的情怀。

“茅茨烟树水溶溶”一句,以柔和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水乡风光。这里,“茅茨”指的是野草丛生的土墩,或可以理解为田野间的小丘;“烟树”则是远处树木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而迷离;“水溶溶”形容水面的平静无波,如同一块巨大的镜子一般。

“篱落人家带晚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篱笆后的宅院在傍晚时分显得宁静而又温馨。这里,“篱落”指的是用竹木编织成的围栏,它既是界限也是保护;“带晚舂”则意味着日光渐渐西沉,家家户户都笼罩在淡淡的黄昏之中。

第三句“独立西风无一事”表明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那里,面对着西边的微风,没有任何具体的事情在做。这里的“独立”意味着精神上的独立和超脱,而“西风”则象征着季节的流转和时间的推移。

最后,“自撑短艇看芙蓉”一句,诗人自己操纵着小船,在水面上观赏着出水的荷花。这里,“自撑短艇”显示了诗人的自在与悠然;“看芙蓉”则是对荷花的欣赏,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独立清高的品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处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心境。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秋江引

水天一色磨古铜,落日欲没芦花风。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烟波渺渺无终极,中有江南未归客。

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

形式: 古风

秋热(其一)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

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

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

青山吾故人,可想不可觌。

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

六月潴为泥,七月稿为腊。

十无一二存,政苦蝗狼藉。

吾饥不能腊,子热不能夕。

子热犹可凉,吾饥那可常。

形式: 古风

种菘

老圃相传秋后菘,砖炉石铫一年冬。

宁知迟种迟于我,又见南薰上番风。

形式: 七言绝句

胡道士山房听琴

石亭老入维摩室,三尺流泉长挂壁。

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

村溪水落寻山房,颜如渥丹鬓未霜。

麻姑大鹏不胜载,挽住且与歌沧浪。

菊近重阳破青蕊,犹带潘郎旧风雨。

弹冠政自不须弹,我欲挂冠神武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