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广东郑宪使金宝

一扫炎氛障海东,柏台明月晃丹衷。

群黎顿使无夷习,远俗能令有古风。

当道豺狼宁踯躅,啼饥儿女得从容。

殊方深仰纲维肃,何日归游化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寄赠广东郑宪使金宝》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郑宪使金宝治理广东的赞誉与期待。

首句“一扫炎氛障海东”,开篇即以“炎氛”形容夏日酷热之感,而“一扫”则形象地表达了郑宪使金宝到任后迅速改善了当地炎热的气候环境,如同清风拂面,给人以清凉之感。“障海东”则暗示其治理范围及影响之广,不仅局限于广东一地,而是波及整个东部沿海地区。

接着,“柏台明月晃丹衷”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郑宪使金宝比作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柏台(古代官署名)的丹心,寓意其公正廉洁、光明磊落的品质。此处“明月”与“丹衷”形成鲜明对比,既赞美了郑宪使的高尚情操,也暗示其治理下的公平正义。

“群黎顿使无夷习,远俗能令有古风”两句,进一步赞扬郑宪使金宝在治理过程中,不仅使当地百姓摆脱了外来的不良习俗,还能够引导远近的风俗回归传统,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当道豺狼宁踯躅,啼饥儿女得从容”描绘了郑宪使金宝治理下的社会景象,比喻为“当道豺狼”的恶势力在郑宪使的治理下不敢轻举妄动,而百姓们(“啼饥儿女”)得以过上安宁的生活,不再为饥饿和恐惧所困扰,生活得以从容不迫。

最后,“殊方深仰纲维肃,何日归游化育中”表达了作者对郑宪使金宝治理能力的高度赞赏,并期待未来有机会亲自体验和感受其治理成果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宪使金宝治理效果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其政绩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景象的向往。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其一)

安期台下蕊珠宫,旧雨题诗紫翠中。

五夜丹光虹贯日,四山松树鹤呼风。

深云洞口藏金母,岁久林枫化玉童。

吟客远游仙子去,锦桃春晚为谁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其二)

为爱碧虚萧道士,十年窗下读黄庭。

山瓶枸杞龙蛇白,石井丹砂螮蝀青。

词客素秋吟夜月,羽人清夜礼寒星。

别来仙赏幽期旷,谁共松根采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其三)

飞泉作雨落寒岩,蕊阙凌天起翠岚。

禹柏千年青蔼蔼,尧蒲九节玉毵毵。

天游别我知谁共,世故撩人祇自惭。

云月旧盟应未冷,可能相待解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其四)

平生最有沧洲趣,一住三吴十二年。

愁逐乱云生隐隐,梦随孤鹤去翩翩。

寻真谩尔怀仙侣,炼药凭谁授秘编。

目断南云心欲绝,祇今无计脱尘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