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风流子·久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长久别离后重逢的复杂心情。
“已是别时惆怅”,开篇即点出离别的哀伤,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思念与失落的情感氛围中。“更是而今惝恍”,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强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思念变得更加模糊、不确定,似乎连记忆都变得不那么清晰了。“空寄语,未逢欢,愁被春风吹长。”诗人通过“空寄语”表达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即使试图通过言语来寄托情感,却未能得到回应,只能眼睁睁看着愁绪在春风中蔓延、增长。“自怜一样”,诗人转而审视自我,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并无二致,都在经历着相似的情感波折,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透露出对普遍人性的理解与共鸣。
“眼角眉梢心上。”结尾处,诗人巧妙地将情感具象化,通过“眼角眉梢”的细微变化,以及“心上”的深刻感受,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藏于心底的思念与忧愁。
整体而言,《风流子·久别》通过对离别后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时间、记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是董以宁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