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铭

煌煌丹烛,焰焰飞光。取则景龙,拟象扶桑。

照彼幽夜,炳若朝阳。焚形鉴世,无隐不彰。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烛铭》由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傅咸所作,通过“煌煌丹烛,焰焰飞光”开篇,描绘了烛光的辉煌与明亮,仿佛火焰在空中飞舞,展现出烛光的生动形象。接下来,“取则景龙,拟象扶桑”运用比喻手法,将烛光比作日出时的太阳,以及传说中的东方神树扶桑,进一步强调了烛光的光明与希望象征。

“照彼幽夜,炳若朝阳”则直接点明了烛光的作用——照亮黑暗的夜晚,如同早晨的阳光一般明亮。这不仅赞美了烛光的实际功能,也寓意着知识、真理和道德的光芒能够驱散无知、错误和邪恶的阴影。

最后,“焚形鉴世,无隐不彰”表达了烛光不仅照亮了物质世界,更映照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任何隐藏的事物都无法逃脱其光芒的审视。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和真理力量的深刻认识,认为它们是揭露真相、净化人心的重要工具。

整体而言,《烛铭》以烛光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学思考,既展现了文学的美感,又蕴含了深刻的道德与社会意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傅咸(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剪烛

风处摇金蛹,烟时闪墨鸦。

寸心终不昧,双泪欲横斜。

渐过分诗刻,虚开报喜花。

剪声初落指,满席散春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鞋灯

弓样新裁瘦不禁,分明一掬照花阴。

凌波未试弯弯玉,踏月还生步步金。

红蕾先开传密意,赤绳双系结同心。

少年前度相看处,唯恨鞦韆别院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斗鸡灯

怒挟争机下绛台,月明照见影毰毸。

彩鸾舞镜肠应断,丹凤迎阳尾乍开。

五德有名终气合,两雄相厄未心灰。

孟韩联句谁能续,烧尽东风画烛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石琉璃

瑞石莹然冰雪姿,琢成宝月半如规。

骊珠出海光犹湿,牛渚燃犀照不遗。

丈室明涵金色界,禅关朗映白毫眉。

蒲团坐看炉烟袅,天禄何烦太乙藜。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