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干戈痛主忧。
三谏不从为逐客,一身无累似虚舟。
满朝权贵皆曾忤,绕郭林泉已遍游。
惟有恋恩终不改,半程犹自望城楼。
此诗描绘了一位被贬官的士人在泰州出城时的心境。"浮名浮利信悠悠",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功名利禄无常的感慨,"四海干戈痛主忧"则是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与悲哀。
三谏不从,意指忠言不被采纳,只得离去,如同逐客。"一身无累似虚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轻松自在,但也带有无奈之情。"满朝权贵皆曾忤",显示了诗人对朝廷权贵的不满与抵制,而"绕郭林泉已遍游"则是诗人在贬官途中,对于所到之处自然风光的领略。
最后两句"惟有恋恩终不改,半程犹自望城楼",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对恩情的眷恋之心,即使身在异乡,也仍然怀念那不可磨灭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
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
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埼岸随萦带,微风起细涟。
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
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
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燉煌。
敧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