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燉煌。

敧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从蒋山向南望去接近西坊,亭台楼阁依旧被院墙围绕。
虽然天子未曾亲临细柳营,但将军已经远赴敦煌戍守边疆。
奇形怪状的石头让山失去了色彩,凋零的圆荷使水面不再飘香。
无论是做将领还是儒生都难免孤寂,门前的马中郎为此忧虑万分。

注释

蒋山:指南京的钟山。
西坊:古代城市中的街区。
亭馆:亭台楼阁。
锁:封闭,封锁。
院墙:围墙。
细柳:汉代的军营名,象征严格管理。
戍:驻守。
燉煌:古地名,今甘肃省敦煌市。
敧倾:倾斜,歪斜。
怪石:奇特的石头。
无色:失去色彩。
零落:凋零,稀疏。
圆荷:圆形的荷叶。
水不香:水面没有香气。
为将:担任将领。
为儒:成为儒士。
皆:都。
寂寞:孤独,寂寞。
马中郎:泛指文人,这里可能暗指马援,因其有‘伏波将军’之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显赫的将军,现被贬官后的凄凉情景。开篇“蒋山南望近西坊”,设定了一个荒凉的自然环境,通过“亭馆依然锁院墙”表现出一片萧瑟与废弃。紧接着,“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燉煌”两句,不仅描绘了将军曾经的辉煌战功,也暗示了他的现状——由盛转衰,已远离昔日荣光。

中间四句,“敧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则是对环境与心境的进一步描绘。自然景物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人事上的沧桑更添几分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命运起伏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了唐末宋初社会动荡不安,英雄辈出的背景。在这首诗中,徐铉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捕捉,将一个时代的悲凉与个人的沉沦融为一体,展现出丰富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

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今居何宋间。

起得高斋临静曲,种成奇树学他山。

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

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将过江题白沙馆

少长在维扬,依然认故乡。

金陵佳丽地,不道少风光。

稍望吴台远,行登楚塞长。

殷勤语江岭,归梦莫相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郊外春华好,人家带碧溪。

浅莎藏鸭戏,轻霭隔鸡啼。

掩映红桃谷,夤缘翠柳堤。

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