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良夫谢云林倪处士耕云王照磨韵

子猷昔访戴,兹事已千秋。

沿洄清剡曲,冒雪乘扁舟。

孰知继高兴,乃复有此流。

飘飘云林子,采药偶暇休。

因偕浮光翁,如仙下玄洲。

寻彼孺子宅,远枉来溪头。

况值数文彦,才质皆清修。

相携至奇境,俗侣奚可求。

初临回川禊,复入平麓游。

挥觞肆灌浃,狎坐相谈优。

今虽迹已陈,乃作佳话留。

吾尝羡当日,良会诚绸缪。

何人获佳句,夜览林堂幽。

挑灯续吟久,寒角鸣西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的描绘。诗人黄本以徐良夫的韵脚,赞美了云林、倪处士、耕云、王照磨四位文人的风雅与才华。

诗中首先提到子猷访戴的故事,引出千年的文人雅集传统。接着,诗人描述了在清剡曲上泛舟,冒着雪花,追寻前人的足迹,寻找心灵的归宿。继而,诗人表达了对能与这些高洁之士相聚的喜悦,称他们为“飘飘云林子”,并形容他们偶然的闲暇时光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

诗中还提到了一次特殊的聚会,地点在溪头,参与者包括“数文彦”,即多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一同前往“孺子宅”,追溯历史,享受自然美景,畅饮交谈,气氛和谐。尽管聚会已经过去,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佳话。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样的聚会之难得,并赞叹有人能在夜晚欣赏林中的幽静,继续吟诵,直到寒角声起,西楼渐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黄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看云楼

孤云何处来,相对才咫尺。

随风出山去,青天忽无迹。

往来固无心,幽人候朝夕。

高楼为徘徊,无使长相忆。

形式: 古风

题番阳蔡渊仲散木庵

蒙庄古达士,涉世熟忧患。

著书虽寓言,垂戒非诞谩。

有生勿为材,祗以身试难。

杞梓堪栋梁,何曾保枝干。

彼樗乃散木,匠石眼不看。

终然老山林,长将栎为伴。

年寿齐古椿,傲睨寒暑换。

青黄亦所天,岂异沟中断。

一篇三致意,恳恳义相贯。

浅窥勿深求,千载付浩叹。

就中一转语,妙处最宜玩。

既全曳尾龟,复杀不鸣雁。

万事贵无心,倚伏昧前算。

材与不材间,至理须剖判。

举似散庵人,笑齿为余粲。

形式: 古风

赠张时敬还荆南

随牒适荆土,倦游滞京畿。

谋生苦拙讷,事与心恒违。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

昔问旷莫达,何为遽来斯。

世故有变迁,岁月成推移。

颜藻减丹渥,衣尘化为缁。

稍欣披云雾,复睹联珠玑。

意惬苦不早,情深发弥迟。

夕语厌促漏,晨游恐斜晖。

论旧已慨叹,况乃重乖离。

春草满南浦,时花匝郊圻。

乖人无为欢,感物悲路岐。

昔别已三载,重来复何时。

幸兹书轨同,远迩无不宜。

逸足志四海,羁禽恋故枝。

言念属繁翰,聊以叙所思。

形式: 古风

吴子芳枫林牧隐

露晞春草细,林远青枫长。

中有沮溺徒,结庐先陇旁。

于焉可耕稼,自牧牛与羊。

搢腰笛竹短,插笠山花香。

犊饱夕言归,濯足涧月凉。

喟彼尘世人,马蹄终日忙。

横眠绿草嫩,肯羡金鞍光。

老农愿卜邻,持鞭白云乡。

招手金华仙,与尔相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