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春日无不可,倏忽易晴阴。

春晴送远目,春阴生静深。

垂帘据半榻,群动不得侵。

残卷落枕头,默默横素琴。

檐霤发奇响,欲洗无尘襟。

风铃湿不鸣,禽鸟息高林。

耳目乃森肃,今古同幽寻。

孤吟从中来,古木助清音。

雨止籁俱寂,悠然获我心。

我心岂由物,遇物屡悲欣。

起觅已无端,微云散遥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函可的《春雨》描绘了春天多变的天气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悟。首句“春日无不可”表达了对春日的喜爱,但接下来的“倏忽易晴阴”则揭示了春雨的突然性。诗人通过“春晴送远目”和“春阴生静深”展现了春雨后景色的变化,晴天时视野开阔,阴天则营造出静谧深远的氛围。

在室内,诗人“垂帘据半榻”,隔绝外界的纷扰,静静地阅读,只有“残卷落枕头”的细微动作,以及“默默横素琴”的闲适。檐头滴水声“檐霤发奇响”,试图洗涤心灵的尘埃,而“风铃湿不鸣”则增添了静谧。鸟儿也因雨停而栖息于高林,四周环境愈发寂静。

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起伏,“耳目乃森肃,今古同幽寻”,感叹古今人事的相似与幽深。内心深处的吟唱,古木的清音相和,雨后的宁静让诗人“悠然获我心”。他意识到,自己的心境并非完全受外界影响,而是能从万物中体验悲欣。

最后,诗人起身寻找无定所的“微云散遥岑”,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暗示着他对人生哲理的探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生活画面,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久病长宜静,山中静有馀。

况当深夜后,积雪在庭除。

风枝寂不鸣,四壁虫晏如。

星斗宿檐际,微月淡空虚。

其时心腑澄,泰然廓吾庐。

云影暂舒卷,荡涤返太初。

天地化为水,何处觅吾躯。

形式: 古风

山境

山境只如此,一一皆可悦。

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

日夕众烟空,微钟上初月。

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

千峰一皓然,竟与人寰绝。

仁义属荣华,道法徒餔歠。

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

安得一二人,把臂不须说。

形式: 古风

连雨

顽云重雾裹城郭,旧民新民惨不乐。

田中有黍谁能穫,山中有木谁能斲。

盘翻灶冷守空橐,檐溜虽多不堪嚼。

老僧一钵久庋阁,出门半步泥没脚。

紫蛇有光蜗有角,抱书昼卧肠萧索。

庭边杏树惊摇落,燕巢已破子漂泊。

眼前大地何时廓,辽海浪高势磅礴。

愿浮我尸填大壑,毋使蛟龙终日恶。

形式: 古风

忆江南

江南高座寺,前对雨花台。

台上春风拂面来,参差杨柳花竞开。

黄莺百啭我心哀,忽忆故山村底梅。

今年绝漠冰雪堆,发白面皱骨欲摧。

村底无梅不归去,却忆高座听莺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