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内照”的古老庵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静谧与深邃的氛围。首句“山老榜庵名内照”,以“山老”二字开篇,暗示庵堂所处环境的幽静与古老,庵名“内照”则寓意内心的光明与洞察。接着,“掩扉默坐徒观妙”一句,描绘了庵中僧侣闭门静坐的情景,通过“默坐”和“观妙”两个动作,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深入内心世界的修行状态。
后两句“欲知毕竟事何如,无量寿光悬两曜”,进一步深化了庵堂的精神内涵。诗人似乎在询问或暗示,通过内观与修行,人们能够洞悉生命的本质与最终归宿。这里的“无量寿光”象征着永恒的智慧之光,而“两曜”则可能指代日月,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循环。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外、虚实、有限与无限,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通过修行达到心灵深处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