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七咏(其六)铁袈裟

浅蹊针孔费掺掺,铁作袈裟信不凡。

大庾岭头提不起,岂知千古付灵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铁袈裟的非凡与庄严,通过“浅蹊针孔费掺掺”这一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铁袈裟在狭窄小径中的独特存在感,仿佛连细微的针孔都难以忽视其庄严之气。接着,“铁作袈裟信不凡”直接点明了铁袈裟的非凡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力量和信仰的象征。

“大庾岭头提不起”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铁袈裟的重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即使是在著名的地理标志大庾岭前,也显得难以被轻易提起或移动,进一步强调了其超凡脱俗的地位。最后,“岂知千古付灵岩”则揭示了铁袈裟最终归宿于灵岩,暗示了它将被永远铭记和传承,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对铁袈裟及其背后故事的深刻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铁袈裟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非凡,更触及了其精神层面的深远意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信仰的尊重与赞美。

收录诗词(7)

张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岩七咏(其七)三十二罗汉

此山罗汉极□常,当日威容俨在堂。

谁信盗中诚有道,智过君子实难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铁袈裟(其一)

宦游飘忽十年间,持节重来见旧山。

惟有潺湲庭下水,无心犹伴白云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铁袈裟(其二)

路转山腰十里阴,参差楼殿倚云平。

青蛇白鹤今何在,泉石空留四绝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吕居仁

吕家三相盛天朝,流泽于今有凤毛。

世业中微谁料理,却收才具入风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