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州宅观月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太守尚嫌高兴少,捲云飞雨架层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青天碧海中月光如流,人间已饱含万古忧愁。
广阔的野外和深深的江水,身处楚地,又逢秋意渐浓,霜重露寒。
此刻此地都如此清冷孤寂,没有酒也没有诗,只能就此罢休。
连太守也嫌这里的欢乐太少,他想要建造高楼,引来云卷云飞、风雨交加的景象。

注释

青天:晴朗的天空。
碧海:清澈的大海。
桂光:桂花般的月光。
万古愁:长久以来的忧愁。
野阔:野外广阔。
江深:江水深邃。
楚:古代楚国地区。
霜深露冷:霜重露寒。
清绝:极其清冷。
索休:寻求休息。
太守:地方长官。
尚嫌:还觉得。
高兴少:欢乐不足。
捲云飞雨:形容云卷云舒、风雨变化。
层楼:多层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项安世在十六夜的州宅中观赏明月时的感受。"青天碧海桂光流",以月色比喻为流动的桂花光华,展现出明亮而清澈的夜空,暗含中秋佳节的意象。"已是人间万古愁",诗人感叹月夜引发的无尽思绪和人生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通过描绘广阔的野外和深深的江面,以及深秋的霜露,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身处异地,远离故乡,心境更加落寞。

"此时此地俱清绝",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内心的孤寂。"无酒无诗得索休",表达了诗人因无饮酒作诗之乐而感到无奈和闲暇无聊。然而,"太守尚嫌高兴少",暗示了当地官员对这种清寂的不满,他们期望有更多的娱乐活动。

最后一句"捲云飞雨架层楼",可能是对官员们想要建造高阁以增添欢乐气氛的想象或讽刺,与前文的清寂形成对比。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日发祁阳(其一)

自矜重九苦吟处,写出浯溪真画图。

安排秀句待石鼓,指点江神迎綵舻。

小雨已休朝复作,寒流忽涨夜仍枯。

篷声瑟瑟滩声滑,应伴先生著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又中秋小雨

天生明月照秋空,人把鲜晴候岁功。

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

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中秋沿檄新昌道中有怀二首

乱山深处过中秋,客里今年分外愁。

坐想鸰原挥兔翰,遥知鹤发念貂裘。

一身四处为肝胆,有月无人与献酬。

急唤老兵同浊酒,强排孤愤作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月出次韵

觥船老去不能空,诗律衰来渐少功。

此夜轮边谁得句,一壶花下偶成中。

光分少皞金天露,气挟蓐收阊阖风。

只恐嫦娥须自悔,何如云里放朦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