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

御手封函出紫宸,百灵效职共纷纭。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禅谩能文。

陈情此日趋灵鹫,万岁千秋报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正月十三日清晨,宫廷内的一场庄严仪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亲自参与的宗教活动,以及朝廷官员在这一神圣时刻的职责与情感。

首句“御手封函出紫宸”,生动地描绘了皇帝手持装有重要诏书的信函,从皇宫深处走出的画面,透露出仪式的庄重与皇帝的权威。接着,“百灵效职共纷纭”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各种神灵比拟为在场执行职务的官员,形象地表现了仪式的宏大与参与者的众多。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仪式准备的周密与细致。尚书在深夜等待,而使者则在清晨手持象征吉祥的“五色云”,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仪式的隆重,也暗示了皇帝对仪式的高度重视。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禅谩能文”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鬼神询问与封禅文章的虚无感,强调了仪式的实际意义和皇帝的至高地位。

最后,“陈情此日趋灵鹫,万岁千秋报圣君”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仪式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宗教活动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7)

夷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一)

鹫岭幡幢下界来,先令滕六净氛埃。

微风不动灯如昼,明月初升乐似雷。

宿卫万夫严虎旅,从官千骑驻龙媒。

衮衣俨在通明殿,一朵红云拥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二)

天子临筵礼觉皇,衣冠陪位亦侯王。

宝台高处金莲色,珠树中间玉佩光。

币帛奉陈先盥洗,茶瓯初献谨焚香。

汉庭不必论前梦,亲睹金容在上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三)

皓月华星傍九霄,夜深端坐圣躬劳。

乐声按舞渔山近,花雨飘空鹫岭高。

玉册读文传太祝,金柈捧奠出仪曹。

从容望燎銮舆动,目送中天白玉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宣谕鬼魂赐以法食赋谕鬼

万方杀戮到渔樵,三日斋宫德泽饶。

朽骨又蒙周室葬,游魂不待楚人招。

千年象教来中国,一代威仪出圣朝。

惭愧山林何所报,耕桑满野甲兵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