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桥

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

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

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觉悟大雄已进入涅槃境界,尊者们都给予预言和指导。
他显现为声闻弟子的形象,守护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
他在远方能感应到这里的实情,这里隐藏着真正的灵性秘密。
指引我们向桥西前进,谁能理解导师的深意呢?

注释

觉:觉悟。
雄:大雄(指佛陀)。
示:显示。
入灭:进入涅槃。
尊者:佛教中的尊者,如阿罗汉。
俱:都。
授记:预言或指导。
声闻:小乘佛教中,仅听闻佛陀教法的人。
身:形象。
浊恶地:污秽、罪恶的世界。
他方:远方。
自感通:自我感应。
真灵秘:真实的灵性奥秘。
一路:前行的道路。
指:指引。
桥西:桥的西边。
导师:引导者。
意:意图,深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自然景观中领悟佛法,并传承给他人的情境。"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表明某位高僧示现涅槃之相,而其他尊者的智慧也一同赋予了记录或理解。接下来的"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则是说佛陀的教诲如今仍然存在于这个不洁净、充满烦恼的世界中,并保护着这片土地。

随后"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指的是在其他地方,人们可能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某种道理,但是在这里,这份理解是深奥且神秘的。最后两句"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则是在询问,在这条通向西边的桥上,有谁能够明白那位老师或导师的意思。

整首诗流露出对佛法传承和自然景观中领悟智慧的深刻体验。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境界,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3)

叶清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字:道卿
  • 生卒年:1000─1049

相关古诗词

江南好/忆江南

丞相有才裨造化,圣皇宽诏养疏顽。赢取十年闲。

形式: 押[删]韵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形式: 词牌: 贺圣朝

西阳岭

杜鹃啼处花成血,燕子忙时麦未胎。

举世但知春易老,不知春老几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摸鱼儿

倚薰风、画阑亭午。采莲柔橹如语。

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游冶处。

最好是、小桥芳树寻幽趣。绣帘低护。

任凉入霜纨,月侵冰簟,长夏等闲度。

都如梦,怅望游仙旧侣。遗踪今在何许。

愁予渺渺潇湘浦。槛竹空敲朱户。黯无绪。

念多情文园,曾草长门赋。酒酣自舞。

笑满袖缁尘,数茎霜鬓,羞杀照溪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