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召不赴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著意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使者乘坐华丽的马车远行万里,他们的名字曾在皇帝面前被称赞
燕台的礼仪盛大,以黄金建造房屋,严濑的风强劲,如用玉制成的钓钩
凤凰从天而降令人欢喜,骏马却需在山谷中寻找
敲门无法唤醒隐士的沉睡,不要责怪山间的云雾故意挽留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皇华:指皇家的恩典或使者。
遣使辀:派遣使者乘坐马车出行。
燕台:古代燕地的名胜,这里代指显赫之地。
礼重:礼仪隆重。
金为屋:用黄金装饰房屋。
严濑:可能指水流湍急的地方。
玉作钩:比喻风力强劲如同用玉做的钓钩。
丹凤:象征吉祥的凤凰。
白驹:白色的骏马,常用来比喻贤才。
谷中求:在山谷中寻找。
希夷:道家指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山云:山中的云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受到皇帝召唤却未能及时到达的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待命不至的无奈与内心的矛盾。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大壮丽的场景,皇帝派出了使者,而诗人的名字曾在皇帝面前被提及,这表明他与皇帝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这里的“燕台”指的是古代的燕国之地,而“金为屋”和“玉作钩”则是对豪华建筑的夸张描写,展现了皇家的富贵与权力。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丹凤”通常象征着吉祥,而“白驹”则是一种神马。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一种期望和寻找的主题。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著意留。”结尾部分描绘了诗人敲门未被觉察的情形,而“休怪山云著意留”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甚至是命运安排的某种顺从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士人的忠诚与无奈,以及他对权力与命运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2)

方逢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徐大可为六县减免税粮得请

六县驩娱己独劳,肯心行善是人豪。

乞怜请命茧丝价,起死回生鼎釜熬。

谁谓他人无力气,不于好事拔毫毛。

老夫赞咏非誇诩,此在春秋亦合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何潜斋安乐窝

閒中历览古和今,夫岂全无所用心。

书为重看因熟读,诗添新作费沉吟。

消磨暇日尊前酒,赓和薰风膝上琴。

过去未来都不管,却看明月是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樵隐

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

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琴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

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田父吟

清溪眇如斗大邑,万山壁立土硗瘠。

百分地无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剑脊。

一亩之地高复低,节节级级如横梯。

畈心一畦可一亩,边旁一亩分数畦。

大家有田仅百亩,三二十亩十八九。

父母夫妻子妇孙,一奴一婢成九口。

一口日啖米二升,茗鹾醯酱菜与薪。

共来日费二三斗,尚有输官七八分。

小民有田不满十,镰方放兮有菜色。

曹胥乡首冬夏临,催科差役星火急。

年年上熟犹皱眉,一年不熟家家饥。

山中风土多食糜,两儿止肯育一儿。

只缘人穷怕饿死,可悲可吊又如此。

有司犹曰汝富民,手执鞭敲目怒视。

今年淫雨天作难,汹涌澎湃四五番。

浮尸弊屋环江下,迸山裂地如鲸奔。

半山都成水泽国,平地皆作龙蛇窟。

水头晚退早复来,屋角朝出夕又没。

岿然令丞簿尉衙,下视四境无人家。

水平归家无屋住,有屋住者无生涯。

农民抛家认亩陇,担砂翻石肩皆肿。

百千一亩判晚秧,一丘分作两丘种。

都来一亩无百千,买秧已费半百钱。

眼前插种已剜肉,头后丰歉犹在天。

晚田再种未可保,早田无秧为出草。

皂衣旦暮来槌门,今年苗税催得早。

打快织机趁头纲,作急籴米输苗仓。

更有一言牢记取,断不许人言灾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