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七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鉴诫时。

意浅不知多则惑,心灵须识动之微。

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

读易不惟明祸福,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七十四首,主要探讨了诗歌与个人修养的关系,以及道德行为对天意的影响。诗人以尧夫自比,强调他并非单纯喜好吟诗,而是通过诗歌传达人生的鉴戒和哲理。

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的创作意图并非仅为娱乐或个人爱好,而是有着更深的社会和道德寓意。接下来,“诗是尧夫鉴诫时”进一步说明诗歌是他观察社会、警醒世人的工具。

“意浅不知多则惑,心灵须识动之微”告诫人们,如果思想肤浅,知识过多反而可能导致困惑,强调内心的洞察力和对细微事物的理解更为重要。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能从日常生活中察觉并理解道德的微妙之处。

“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表达的是因果报应的思想,指出恶行终将受到惩罚,而善良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庇佑,这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最后两句“读易不惟明祸福,尧夫非是爱吟诗”呼应开头,强调阅读《易经》(古代经典之一)不仅能明白祸福的道理,也寓言了诗人通过诗歌传达的人生智慧,并再次重申他写诗的目的并非仅限于吟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为载体,阐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见解,提倡内心的洞察和道德的实践。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二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诧时。

事少事多都在己,人忧人喜更由谁。

壶中日月明长在,洞里乾坤春不归。

谁道光阴如过隙,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四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秋出时。

楼上清风犹足喜,水边芳草未全衰。

才凉便可停新酒,薄暮初能著夹衣。

都没人间浪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七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大道备人皆有谓,上天生物固无私。

虽知同道道亦得,未若先天天弗违。

过此圣人犹不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六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闲观蔬圃时。

暖地春初才郁郁,宿根秋末却披披。

韭葱蒜薤青遮陇,蓣芋姜蘘绿满畦。

时到皆能弄精彩,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