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宿白岩院

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

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

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

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寺庙隐藏在稀疏的树林和层层雾气中,抬头望去,满眼都是苍翠的山峦。
古老的松树和奇形怪状的石头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只有孤独的鸟儿和浮云相伴,悠闲自在。
感叹着红尘滚滚的仕途,我的梦境常常飞越佛门禅院。
在那高处的佛堂,大士静坐观空,他或许会笑我这世俗之人频繁来去的忙碌。

注释

寺:寺庙。
疏林:稀疏的树林。
积霭:层层雾气。
苍山:苍翠的山峦。
老松:古老的松树。
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
莫知岁: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
幽鸟:孤独的鸟儿。
孤云:浮云。
衮衮:形容红尘滚滚。
宦路:仕途。
禅关:佛门禅院。
上方:高处。
大士:修行有道的人,此处指佛。
观空坐:静坐观空。
喧卑:世俗的忙碌和卑微。
数往还:频繁来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寺庙景象。"寺在疏林积霭间",写出了寺庙隐匿于稀疏林木和缭绕雾气之中,环境清幽。"举头无处不苍山",进一步强调了四周被苍翠山色环绕,给人以广阔而深远的感觉。

"老松怪石莫知岁",通过老松和奇形怪状的石头,传达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静谧。"幽鸟孤云相与闲",以鸟儿和孤云的悠闲自在,衬托出山中的寂静与超脱。

"衮衮红尘嗟宦路",诗人感叹世俗仕途的纷扰,与眼前的清修之地形成对比。"时时飞梦绕禅关",表达了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

最后,诗人想象高处的佛菩萨"上方大士观空坐",对他们这些俗世之人频繁往返于喧嚣与宁静之间的行为,可能报以微笑,暗示出一种超然的审视和淡然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寓含了诗人对尘世与出世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寄元真宫读书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

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馀愁。

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乾坤复布裘。

却扫尘埃张旧榻,云中鸡犬笑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刘叔茂及第后往广德拜亲过吴江新治

今岁同升客,如君有几人。

青年登一第,白首具双亲。

喜气生军垒,欢迎聚邑民。

诸兄在天禄,勉去继清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

每恨尘劳荒旧学,更惭篆刻得初名。

圣贤阃奥期深入,风雅源流庶一清。

短技示人方蓄缩,雄篇鏖我太峥嵘。

君诗合作咸韶秘,何尔轻酬郑濮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压书玉兔

白玉双蹲兔,工深刻楮劳。

长疑奔月窟,浑欲动霜毛。

似喜书成穴,犹惊笔有毫。

案间谁汝待,自觉守株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