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馀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煖似槐阴转午天。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骤然变暖的景象。"日脚融晴晚气暄",诗人以"日脚"形容太阳的光芒逐渐柔和,白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傍晚时分空气也变得暖和。"睡馀初觉薄罗便",写的是人们从睡眠中醒来,感觉到轻薄的衣衫已经不再需要厚重,暗示着气温的提升。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这种温暖的变化:"如何柳絮沾泥处,煖似槐阴转午天"。柳絮在春风吹拂下飘落,原本可能沾染泥土,但在这样的暖阳下,它们仿佛带着温度,如同午后槐树下的阴凉一般宜人。这句诗形象地展示了春日暖意从地面到空中的渗透,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气温陡升的瞬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温度的感知。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阴山阳朔雪中回,行到天西玉作堆。
乘兴却游东海上,白银宫阙认蓬莱。
起傍东窗手把书,华颠种种不禁梳。
朝餐欲到须巾裹,已有重来晚市鱼。
巷南敲板报残更,街北弹丝行诵经。
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斗鸣铃。
北砦教回挝鼓远,东禅饭熟打钟频。
小童三唤先生起,日满东窗煖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