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阳以道归桃川

桃川子,归桃川。朝发凤凰台,夕指鱼凫天。

峨眉山月照沧海,巫峡溪风吹紫烟。

锦城西去桃满川,春风烂漫开欲然,何用窘束坐自煎。

君不见封侯何人曲如钩,道边何人直如弦。

从来矩步难为用,自古红颜多妒妍。

君今弃置勿复道,且向桃川高枕眠。

赤霞潋滟波光泛,看君不异桃源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离开繁华都市,返回故乡桃川的情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

首句“桃川子,归桃川”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接着,“朝发凤凰台,夕指鱼凫天”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友人从繁华都市出发,向着遥远的故乡进发的场景。峨眉山月、巫峡溪风、锦城之景,都是诗人用来烘托友人旅程中所见的美好风光,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锦城西去桃满川,春风烂漫开欲然”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到达故乡的景象,春风中桃花盛开,一片烂漫,预示着友人即将回到温暖的家园。然而,诗人也借“何用窘束坐自煎”表达了对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的担忧,以及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君不见封侯何人曲如钩,道边何人直如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间的复杂与不公比作弯曲的钩与直的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而“从来矩步难为用,自古红颜多妒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指出在规矩束缚下难以施展才华,而美貌往往招致嫉妒。

最后,“君今弃置勿复道,且向桃川高枕眠”是对友人的劝慰,希望友人放下烦恼,享受回归故乡的宁静生活。“赤霞潋滟波光泛,看君不异桃源仙”则以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寓意友人如同桃源中的仙人,远离尘嚣,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友人归乡的喜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0)

林春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

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

青裾束腰白裹头,手掷新秧如掷梭。

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膂力。

自古男耕女专织,怜尔一身勤两役。

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形式: 古风

题长江图

人间画手不可遇,那有江山入毫素。

吁嗟此卷谁所为,点染空堂满云雾。

虚无景象咫尺开,万里波涛天上来。

似听风雷洞庭落,歘看日月岷峨回。

烟霭微茫高岸坼,源潭掩映楼台碧。

江中万舸驾如飞,飒飒风帆天不隔。

奔湍逆浪势莫止,问尔舟师亦何喜。

虹梁缥缈锦石重,海岳苍茫翠烟起。

岩阁有人相对閒,心疑鸥鹭杳无还。

绕磴别图几游侣,杖藜扪葛同追攀。

天分南北堑长在,江水龙盘九州内。

一朝移置乌几前,拂拭徘徊生感慨。

我本沧浪垂钓者,谁令载笔金门下。

梦入青山惊啸猿,出吟紫陌愁奔马。

见此倏然双眼明,临流剧思濯尘缨。

蓬莱扶桑傥云接,为借星槎犯斗行。

形式: 古风

宿三教寺有作

山高山深水声聒,孤林野寺秋寂寞。

玉兔霜毛永夜寒,白露青天下寥廓。

竹樵避虎放歌还,林猿清啸惊人落。

三年持节客山东,半世浮踪满幽壑。

汗马文章我不轻,画形忆上麒麟阁。

冠盖明时遭际难,白头天地伤漂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竹溪卷

君不见潇湘万竿玉,君不见洞庭千顷秋。

苍蛟夜舞风雨黑,鼋鼍日抱青天游。

三年仗剑事明主,君山衡岳空回头。

长安六月红尘浮,竹溪竹溪何清幽。

安得载酒竹溪去,醉卧秋阴看白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