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寄陆务观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豪气如今谁在。

剩对岷峨山水。落纸起云烟。

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

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梦绕神州归路。

却趁鸡鸣起舞。馀事勒燕然。

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多姿的景色,一句话却跨越了九年时光。
老朋友如今在哪里?依稀记得他曾在蜀道上仰望青天。曾经的豪情壮志,还有谁在延续?
只剩下对岷山峨眉的山水怀念,笔下的文字仿佛腾起云雾。
应该会有仙女从阳台降临,成为我心中的神仙。像司马相如的辞赋,王褒的赞歌,扬雄深奥的篇章。
那些珍贵的文献,早晚会有圣旨从甘泉宫传来。梦境中总是回到神州大地的归途。
趁着鸡鸣时分,振奋精神起舞,余生的志向刻在燕然山上。
直到白发苍苍,等待与你共乘五湖之舟,共享岁月。

注释

多景:多姿多彩的景色。
九经年:九年的时间。
故人:老朋友。
蜀道:古代四川的道路,险峻而闻名。
豪气:豪放的气概。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四川名山。
阳台女:传说中的仙女。
子云玄:扬雄的著作,以其深奥著称。
甘泉:古代宫殿名,象征朝廷。
梦绕:梦中萦绕。
燕然:指燕然山,曾有刻石记功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水调歌头·其三》寄赠给陆务观的一首词。诗人以明月照耀多景的景象开篇,引出与故人的长久思念,感叹故人不知何处,只有蜀道青天作为依恋。接着,诗人感慨英雄豪情已逝,只剩下对山水的热爱和期待仙人般的超脱。他提及司马相如、王褒等人的文学成就,暗示自己也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

词中提到兰台麟阁,暗指朝廷的显赫之地,诗人期盼着早日收到来自皇帝的恩典。随后,诗人梦想着回归神州,借鸡鸣时分振奋精神,还有余力建功立业,要在燕然刻下自己的功绩。最后,诗人表达了与陆务观共度晚年,泛舟五湖的愿望,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人的怀念,又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仕途的期望,展现了宋词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水洞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七月六日与范至能会饮垂虹。是时至能赴括苍,余以九江命造朝,至能索赋

江路晓来雨,残暑夜全消。

人言天上今夕,飞鹊渐成桥。杳杳云车何处。

脉脉红蕖香度。瓜果趁良宵。

推枕断虹卷,抚槛白鱼跳。五湖客,临风露,倚兰苕。

云涛四起,极目人世有烟霄。我送君舟西渡。

君望我帆南浦。明日恨迢迢。

且醉吴淞月,重听浙江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雨花台

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

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

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

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

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次韵子云惠山见寄

潋潋桂华满,摇落楚江秋。

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满目都门风露。

离别凄凉几度。霜雪渐盈头。

山水最佳处,常恨不同游。少年约,谈笑事,取封侯。

田园归晚,休问适不用吾谋。身外功名何处。

屈指如今老去。无梦到金瓯。

剩买五湖月,吹笛下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