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六)凤花

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是谁将深红浅绿的色彩编织在一起,
如同鸟儿的羽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谁:指代不明的人物。
蟠:盘旋、缠绕。
羽毛:鸟类的细长毛发。
飞动:飞翔或飘动。
倚:依靠。
风阑:微风中的栏杆或栏杆边。
时人:当时的人们。
来仪瑞:吉祥的景象或象征。
只:仅仅。
花前:花丛前。
想像:想象、揣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深红浅绿的凤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凤凰的羽毛在空中飞舞,依傍着栏杆。然而,当时的普通人并未能理解这非凡的祥瑞之兆,只是在花前欣赏,将其想象成普通的花卉。诗人陈著通过此诗,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凤花的赞美和对人们未能识得其特殊意义的惋惜。诗中的"来仪瑞"暗示了凤花可能象征着吉祥或尊贵的象征,而"时人不识"则揭示了人们对超凡事物的无知。整体上,这首诗富有意象,富含哲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八)石夫人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

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七)龙松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二)庆登桥

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

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四)岳林

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

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