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森侄赴官

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

伟观甲潇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试吏,家风在仪矩。

此时奉亲舆,行李慎袢暑。

别离同姓重,况我老尔许。

勉力事勾稽,远臣观所主。

形式: 古风

翻译

郴江环绕着郴山,蜿蜒流过平坦的原野。
这壮丽的景象在潇湘独占鳌头,虽然美丽,却并非我的故乡。
阿咸正开始他的官吏生涯,家族的风气注重规矩。
此刻我护送亲人出行,行李轻装以避暑热。
离别对于同姓之人来说已属沉重,何况是我这般年迈。
我会尽力处理事务,作为远方的臣子观察这里的治理。

注释

郴江:郴江河。
逶迤:蜿蜒曲折。
平楚:平原地区。
伟观:壮观景象。
潇湘:湖南的潇湘地区。
信美:确实美丽。
吾土:我的故乡。
阿咸:诗中人物名。
试吏:初任官职。
家风:家族风尚。
仪矩:规矩礼法。
奉亲:侍奉亲人。
行李:行李物品。
慎:小心。
袢暑:炎热的天气。
重:沉重。
勉力:尽力。
勾稽:事务处理。
远臣:远方的臣子。
所主:治理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送森侄赴官》,通过对郴江山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离别的情感和对家风传承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开篇“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两句,通过对郴江流经郴山再汇入平楚地貌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为下文离别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接着,“伟观甲潇湘,信美非吾土。”诗人通过对伟观(可能是某个宏伟建筑)的赞叹,表达了对于异乡美景的赞赏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的陌生感。

“阿咸方试吏,家风在仪矩。”这两句诗透露出了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对家族传统(家风)的坚守。诗人可能正处于某种考试或选拔之中,而仪矩则象征着规矩与秩序。

“此时奉亲舆,行李慎袢暑。”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候恭敬地侍奉父母的车驾,并且小心翼翼地准备行装,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这里的“奉亲舆”和“行李慎袢暑”,不仅是对行动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责任与时节变迁的敏感。

“别离同姓重,况我老尔许。”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与亲友的别离感到沉重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对未来日子充满了担忧和不确定性的情绪。

最后,“勉力事勾稽,远臣观所主。”诗人鼓励自己要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以一个远方的臣子的身份,去观察和领会自己的职责所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行与职业操守的自我要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家风的坚持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禅客入高峰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程思永

恭惟文简公,雅意在人物。

一时推鉴裁,似秉袁许术。

莘莘材馆盛,多自东床出。

昌黎宰相器,气宇吞溟渤。

门阑最前席,褒借难具述。

爱贤前辈事,此道今谁恤。

我生独何后,叹不及湔祓。

声驰翰墨场,兴尽云霞窟。

古来豪杰士,可杀不可屈。

涂穷暂时尔,被褐未宜忽。

之子乃名裔,秀爽开风骨。

尚勉激颓波,典刑庶不没。

形式: 古风

送嘉仲兄赴永康宰

我兄如琼林,皎皎尘滓外。

不从门地初,便许人物最。

裁诗陶谢流,射策晁董辈。

欬唾落人间,一一珠无颣。

群居款名理,澡雪赖箴诲。

坐我琅玕林,清风长十倍。

谁令困小官,寸进而尺退。

前年宰荥泽,与古能吏配。

兹入山水国,牛刀钦益淬。

稳借一帆风,开涛上鲸背。

独怜藐然孤,厌逐儿童队。

梦想在东南,浮云寄心会。

定不俟瓜及,归奉明光对。

犹当念奇穷,寂寞将把耒。

形式: 古风

闻梅

岩寺报梅开,可是知时节。

映竹已萧疏,临流复清绝。

正须幽士赏,莫纵狂僧折。

山寒云雾深,日暮更飞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