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读轩

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

君子适其宜,穷达归一致。

世荣吾岂薄,先业非可弃。

复恐素心违,蹇迹同颠踬。

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

欣欣一家亲,朝夕寡忧虑。

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

鹿门非求安,南阳岂忘世。

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耕读轩》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展现了诗人对耕读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追求。诗中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强调了个人价值与内心满足的重要性。

首句“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开篇即点明了人各有志,生活方式和追求各不相同。接着,“君子适其宜,穷达归一致”则进一步阐述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君子都能顺应时势,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穷困或显达都不影响其本质。

“世荣吾岂薄,先业非可弃”表明诗人对于社会荣誉的态度,并非轻视,而是认为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初心和传统。接下来的“复恐素心违,蹇迹同颠踬”则表达了诗人担心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本真,陷入困境。

“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耕读生活,通过劳动获取食物,通过阅读获得精神的愉悦。这不仅是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追求的体现,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欣欣一家亲,朝夕寡忧虑”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家庭生活画面,强调了与家人共处的幸福与满足感,以及日常生活的简单快乐。

“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认为只要内心感到满足,外界的赞誉或追求都不足为虑,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鹿门非求安,南阳岂忘世”引用古代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向往隐逸生活,但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

“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则表达了对古代贤哲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追求。

综上所述,《题耕读轩》不仅是一首对耕读生活的赞美诗,更是一首深思人生的哲理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内心平和、简单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沈修撰留酌醉后书赠

旅迹无可往,兀然生隐忧。

素性本简拙,出门寡绸缪。

感君独知己,情真久交游。

况兹相近居,来往常迟留。

笑谈散堙郁,杯酒屡劝酬。

供具即所有,无烦备时羞。

陶然各尽醉,不忮亦不求。

人生契合难,数造君母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画

芳春始云迈,倏忽惊素秋。

志业独未就,岁月不我留。

羁怀渺难托,写此林塘幽。

乔木荫苔径,孤亭俯清流。

悠然故园想,讵敢为身谋。

含情委豪素,庶或宜神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

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

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

一觞聊独倾,三嗅仰馀馥。

有儿抱遗经,典教濂溪曲。

迎养固靡遑,时奉千里禄。

较之五男儿,此时亦已足。

何当结比邻,岁晚相往复。

形式: 古风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我家住锡麓,君家住吴城。

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

相逢一笑间,共作京华客。

君今忽归去,别我将晨征。

怀哉旧猿鹤,写此丘壑情。

丘壑不可恋,宜奋青云志。

长安三月春,沽酒待君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