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焚黄(其二)

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

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七月六日焚黄(其二)》。诗中以“双垄藏衣卜几年”开篇,描绘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对某物或某人的长久思念与等待。接着,“孤儿空有泪如泉”一句,情感陡然升华,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痛与哀思的世界,孤儿的形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孤独与痛苦。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仿佛他们的灵魂被守护在家中,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逝者荣誉与地位的追忆,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这种对比和联想,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则进一步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哀悼之情。通过“章服”、“丝纶”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逝者身份与地位的尊重,同时“三锡命”、“九原宣”等典故的引用,更是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与庄重感,让人感受到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最后,“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报答国家恩赐与家庭教诲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有限、只能以微小之力表达哀思的自怜。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哀悼,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象征意象以及历史文化的引用,构建了一个既深情又庄重的悼念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柘水新居

客车何处卸尘泥,新辟衡门柘水西。

松菊未谋三径适,鹪鹩且遂一枝栖。

无人问字嘲谁解,有酒盈尊幼自携。

为语邻翁须暂别,归来倘及杖春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八月初六日至杭州

买棹钱塘几度来,旌旗此日满江隈。

草茅迹在惭非分,车服荣深愧不才。

乡国远牵愁绪并,简书先为鬓华催。

千家共听金鸡赦,何日天阍一疏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关蒋农部招泛西湖因同南关马水部登三天竺用陈方伯韵

湖上扁舟何处回,一筇三竺倚崔嵬。

雨余千涧迎潮上,天外双峰入坐来。

簇绣春回霜叶候,登高夜落雨花台。

主人醉客欢无极,几月愁怀已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马水部蒋农部吴山晚眺

隔江遥送夕阳舂,并马吴山第一峰。

东挹扶桑沧海接,西招天竺翠微重。

城鸦渐满来时路,野鹤空留去后踪。

莫以登临生感慨,芳尊乍可破尘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