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眼暗没功夫,慵来剪刻粗。
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酬从侄再看诗本》。在这短小的四句中,王建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和诗词艺术的态度以及对待年轻时期的回忆。
"眼暗没功夫,慵来剪刻粗" 这两句,诗人自嘲自己的书法功底不足,字迹潦草,不够精细。这里的“眼暗”可以理解为审美疲劳或者是技艺不精,而“慵来”则表达了一种懒散的情绪,可能因为长时间的练习而感到厌倦。
"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这两句中,“花样”指的是书法中的各种笔画和结构,这里意指诗人的书法作品。诗人通过“自看”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审视和评价,而“称得”则意味着这些作品在年轻时期是受到赞誉的。“少年无”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青春时代的怀念,即便在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那些书法作品已经足以证明那个时期的自己。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自我评价,还通过诗句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也有对当下状态的自省。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
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
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总道老来无用处,何须白发在前生。
如今不用偷年少,拔却三茎又五茎。
水北金台路,年年行客稀。
近闻天子使,多取雁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