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逸人壁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他的行动常常引起众人惊讶,谁能想到他向往的是隐居生活。
水雾弥漫,如同傍晚的迷蒙,树林中的积雪忽现,仿佛春天来临。
他宁愿独自浅酌,也不愿热情邀请客人,喜爱的书籍却因怕借出而心生愁绪。
他有时出门采药,连头上的纱巾都忘了戴。

注释

诗语:诗语。
动惊众:引人注目,令人惊讶。
谁知:谁知道。
慕隐沦:向往隐居的生活。
水烟:水气蒸腾形成的雾气。
常似暝:常常像黄昏时分。
林雪乍如春:树林中的雪突然像春天般清新。
薄酒:清淡的酒。
懒邀客:懒得邀请客人。
好书:喜爱的书。
愁借人:担心借给别人。
行药去:出门采药。
戴纱巾:头上戴的纱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逸人的生活情景。诗中的"诗语动惊众",可见其文字才华出众,但他的志趣更倾向于远离尘世,追求隐逸的生活。"水烟常似暝",形象地写出山水间的迷蒙与宁静,仿佛傍晚时分的轻雾,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深远的意境。"林雪乍如春",则以冬日积雪的新鲜感比喻春天的到来,暗示隐者心境中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不喜热闹,"薄酒懒邀客",表明他宁愿独酌自乐,不愿应酬他人;"好书愁借人",则流露出他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最后两句"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描绘了逸人偶尔出门采药,沉浸在自然之中,连头上的纱巾都忘记佩戴,展现出其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藏不露、热爱读书、享受孤独的隐士形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喧嚣之外寻找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14)

释惠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安学士守睦州

白浪满遥程,公衙□□声。

海帆通夜市,山雨遍春耕。

古意随琴远,离愁对酒轻。

三吴窥列宿,知傍隼旟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夏夜简程至

中夕坐清簟,繁星时复流。

扇声微变暑,井气忽生秋。

为客方经楚,思乡欲上楼。

云山殊未返,相顾两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