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忽苦舌疡甚不能饮食惫卧一榻戏成

君不见东坡昔步虎溪月,夜听溪声广长舌。

溪声不断流不枯,此段磊落真丈夫。

一生吾伊换喑呜,嗟哉三寸予岂无。

公子搢绅陈礼法,枕曲无思噤如蛤。

辩士说客谈纵横,叱牛惟解供力耕。

尔来更自作奇痛,昼苦吟呻夜妨梦。

伏床啜粥犹漓浪,脔肉持将堪底用。

太仓受禾三百廛,大官烹羊俱鼎膻。

瀛洲给膳称学士,饱食端居今六年。

生平元不负此舌,欲办一奇了无说。

更憎此舌工负予,乃复累我七尺躯。

鸱夷榼载鸬鹚杓,向口低眉辄前却。

齿牙助桀复摇落,误杀流涎孤快嚼。

仰天大笑绝冠缨,舌兮腹兮谁重轻。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见苏东坡昔日漫步虎溪月色,深夜聆听溪水潺潺如长舌诉说。
溪水声声不断,流淌不息,这人豪迈坦荡,真是一位大丈夫。
我一生辛劳,只为换取这舌头的发声,唉,这三寸舌难道毫无用处?
公子们手持笏板,遵循礼仪法规,即使枕着曲木也无暇思考,沉默如蛤蜊。
辩士游说者纵横捭阖,只是呵斥牛儿懂得耕耘之力。
如今我更是痛苦不堪,白天苦吟,夜晚妨碍睡眠。
卧病在床,连粥都难以畅饮,碎肉拿在手里,又能派上什么用场?
朝廷仓库满载粮食,高官宴席上羊肉烹煮,香气四溢。
瀛洲学者以美食为赐,我已六年饱食静坐。
我一生从未辜负过这舌头,想办大事却无从开口。
更讨厌这舌头善于欺骗我,竟让我为此身受七尺之躯的牵累。
用皮囊装酒,用鸬鹚嘴的勺子舀取,每次靠近嘴边又退缩。
牙齿和舌头助纣为虐,使我痛苦至极,连独自享受咀嚼的乐趣也成了奢望。
仰天大笑,帽子上的带子都断裂了,舌头啊,腹中空空,何者更重要?

注释

虎溪:地名,与佛教故事有关。
广长舌:比喻溪水声悠长。
磊落:豪迈坦荡。
搢绅:古代官员插笏于绅带间,象征身份。
噤如蛤:形容沉默不语。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此处代指学者之地。
元:从来,始终。
鸱夷:古代皮囊。
摇落:凋零,脱落。
冠缨:古代官帽上的带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作品,以个人的切身经历为题材,通过描述自己突然患上舌疮的痛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舌头功能的深刻反思。诗中以东坡苏轼月下漫步虎溪的典故开篇,引出自己的舌病,将舌喻为“磊落真丈夫”,表达了对舌头重要性的认同。

诗人感慨自己因病无法正常言语,只能沉默如蛤,暗示了舌头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他对比了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如公子贵族讲究礼仪法度,而辩士说客则纵横捭阖,但最终都未能免于疾病之苦。诗人自我调侃,说自己因舌病连粥都难以吞咽,甚至怀疑舌头的价值。

诗中提到“太仓受禾三百廛,大官烹羊俱鼎膻”,暗指官场的腐败和浪费,而自己却饱受疾病折磨,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并未辜负舌头,却因舌病无从表达,更痛恨舌头带来的痛苦竟让自己身体受累。

最后,诗人以“鸱夷榼载鸬鹚杓”形容舌病的困扰,形象地描绘了舌头的无力和无奈,以及自己对舌头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生动,寓言性强,既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三塔渰圩下二首(其一)

暑风空战荻萧萧,尽日舟行淖没腰。

曾见决堤忧蚁漏,未闻涸辙纵鳅跳。

成渠致利今无郑,具备先时古有尧。

安得圩图比安上,忧时如侠奏清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开卷偶见答徐宋臣监丞书云来帖告诉门生排根尝闻前辈谓受人之恩而不忘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盖推是心而信其人也又闻惟以怨报德者为不可测盖以有人之形者必有人之情也故卢杞之于颜公敏中之于文饶之奇之于永叔邢恕之于君实孰测其报恩一至此极哉昔孟尝君有一客孟尝遇之甚厚而客每毁孟尝或问其故客曰人皆誉君而我独毁人必以我为小人而以君为长者此吾所以报君也前五子者其意将无出于此欤至如逄蒙杀羿之事孟子不责蒙而责羿然则先生之与门生其责果谁在哉或掩卷有感因笔纪意复紬绎身履者以补其阙凡四十韵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

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

大中白丞相,昔蹑卫国门。

幻作万羊梦,投畀朱崖村。

奇谤及师友,躗言动君尊。

匪但死不瞑,大是生无根。

我尝究初终,要亦无足论。

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

或从谈笑生,或即利欲昏。

初亦未有心,末乃成至冤。

青简玷齿颊,至今犹啍啍。

傥无魏阙恋,谁使舌莫扪。

森淅起奉册,片顷那容存。

床笫本无从,何物能轾轩。

脂垢亦易辨,谁解洿玙璠。

如彼孟尝客,亦已悔而反。

正比萧相系,慰拊聊春温。

五人皆有为,评订何必繁。

之子独嗟事,画牢讯书爰。

反覆蹈生死,呵嘘变寒暄。

秋毫无所取,可验牍背翻。

自言复自渝,洗垢亦不痕。

堂帖写元奏,别白如珉琨。

渠知褫鞶枉,端由吠声喧。

天定能胜人,白日开戴盆。

只于揭纸间,了了穷所元。

不特玷尽磨,那复恨可吞。

但观斯人心,虽踵五子跟。

居然蚤虱微,而比蛇与蚖。

抑观诚斋书,理到词不烦。

有形斯有情,相比如篪埙。

而于五子中,乃复加诈谖。

旋观逄与羿,端在友弗抡。

毁玉自出柙,扣金能反辕。

割席怀共耕,知几当赐膰。

齰舌漫尔为,揩眵愧吾惛。

正须起九京,相与浇一尊。

江湖两相忘,再拜师至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久不雨里河舟不可行戚桥平氏小舫在东坝予介绍假之以行

里河累月雨不时,河流一线田拆龟。

冯河无地访一苇,有舫舣岸知为谁。

尺笺扣问真漫与,白头虽新还亟许。

从来遇合无古今,中流一壶真千金。

形式: 古风

卫恒往来帖赞

书既造妙,摹者惟欲取其肖。

摹既逼真,题者不必托诸人。以实传信,万古一晋。

无目睫之徇,视御府之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