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象本沉潜,成形莫我厌。

秉阴彰至信,厚载示流谦。

右转群生遂,东顷万壑兼。

寰区今底定,不用八龙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本质深藏不露,形态显现无我嫌恶。
秉持阴柔显诚信,承载万物显谦逊。
转向东方众生得利,万谷山谷一同接纳。
世界如今已安定,无需再用占卜预测未来。

注释

著象:本质。
沉潜:深藏不露。
成形:显现形态。
莫我厌:对我没有嫌弃。
秉阴:秉持阴柔之道。
彰至信:显现出极高的诚信。
厚载:承载万物。
流谦:显示谦逊。
右转:转向东方。
群生遂:使众生得利。
东顷:东方的广大区域。
万壑兼:万谷山谷一同。
寰区:世界。
今底定:如今已经安定。
八龙占:古代占卜用的八种龙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丁谓所作,名为《咏象》。诗人通过对象征国家安危的“八龙”不再需要占卜来表达天下太平的心愿。

首句“著象本沉潜,成形莫我厌”,意在描绘一幅和谐、祥瑞的画面:大象代表着国之重器或是国家安稳的象征,其出现在世间,是一种吉兆。这里强调的是即便这样的吉象出现,也不至于让诗人感到厌倦,显示了对此景象的珍视。

“秉阴彰至信,厚载示流谦”,则是说象征着国家和平安稳的“象”承载着天命,不断展现出深远且真诚的信任与厚重的恩泽给世人。这里“秉阴”指的是受命于天,“彰至信”表示对天意的忠实传达,而“厚载示流谦”则强调了象征着国家的“象”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右转群生遂,东顷万壑兼”,此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大象在右侧缓缓移动,其威严而温和的形态影响到天下众生,让他们都能安居乐业。而“东顷”则可能是指象向东方低头,象征着国家对万民、万物的恩泽无边无际。

最后,“寰区今底定,不用八龙占”,寰区即是天下之意,这里表达了一个理想:在这样的祥瑞景象下,整个国土已经稳固安宁,没有必要再去占卜八龙以预测国家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象”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发挥,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以及对这样时代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楚望为南纪,岷源始滥觞。

双流沿蜀道,九派出浔阳。

桃叶行歌远,芙蓉摘采长。

冲风休破浪,静练正交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彤竿思化杖,绀叶想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千足比侯封,矜矜莫可穷。

触藩难进退,荷箠易西东。

郑伯牵降辱,初平叱化功。

律和当荐瑞,愿牧上林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武陵甘泉寺留题

翠影人疏度,波光瑟瑟凝。

帝家金掌露,仙署玉壶冰。

晓井侵星汲,宵厨向月澄。

岂惟蠲肺渴,灌顶助三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