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行舟中闻笛》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描绘了夜晚行舟时听到笛声引发的思绪与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远方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白露青枫夜色寒”,以白露点明季节,青枫渲染氛围,夜色寒则直接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夜晚景象。接下来,“何人吹笛向江干”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听觉体验,引出笛声这一核心元素,同时也引发了对吹笛者的遐想。
“风回浦溆滩声合,月落关山客梦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风回浦溆,暗示着水流的回旋,与滩声相合,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月落关山,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同时暗示着远方的思念。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
“金殿几时闻旧吹,画楼何处倚危栏”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金殿与画楼,分别代表了权力与艺术的象征,旧吹与危栏则寄托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向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天涯早已难为听,况复怀人泪不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距离遥远而难以倾听心爱之人声音的痛苦,以及因思念而泪水不断的情状。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触动人心。
综上所述,《夜行舟中闻笛》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和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夜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