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四)医和

寿有可延理,医无不死方。

扁曾忧骨髓,和亦畏膏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寿命可以延长的道理存在,医学没有不能救治的病症。
扁鹊曾经担忧的是人的骨髓问题,和(指和缓之药)也畏惧治疗深度病变。

注释

寿:寿命。
延:延长。
理:道理。
医:医学。
无:没有。
不:不。
死方:不能救治的病症。
扁曾:扁鹊曾经。
忧:担忧。
骨髓:人体内的造血组织。
和:和缓之药,指温和的治疗方法。
亦:也。
畏:畏惧。
膏肓:中医术语,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从这四句话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医学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寿有可延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延长生命、挽救病患的向往与渴望,这里“理”字蕴含着一种治愈疾病的道理,体现出诗人对医术的尊重和信赖。

紧接着的"医无不死方"则透露出一种悲观情绪,指出了即使是医生,也无法保证每一个病患都能活下来,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便有再好的医术,也不能彻底战胜死亡。

而“扁曾忧骨髓”一句,则是诗人个人经历的抒写。这里的“扁”字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医疗方式,即刮骨疗毒,表明诗人或许亲身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治疗过程,这里的“忧”字则流露出对健康、生命的关切。

最后,“和亦畏膏肓”一句,通过使用“和”字(意指调和)与“膏肓”(古代医学术语,指心脏),诗人表现了即便是药物调理,也是充满敬畏之心的。这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医药学问的谨慎态度。

整首诗通过这四句话,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对医学复杂性的认识。诗中既有对延长生命、挽救病患的美好愿望,又不回避死亡的阴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医药学问的普遍看法和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一百首(其七十一)巫咸

列书诧知死,楚些说招魂。

尚莫窥壶子,安能返屈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杂咏一百首(其九十)庐江小吏妻

尊嫜有严命,妾不获从夫。

去去犹回首,谆谆别小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杂咏一百首(其五十七)张让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张承业

敕使为唐患,忠唐独有君。

晚知王自取,误杀老监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