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吊杜鹃女史》是清代陈家庆所作,以“婵娟”开篇,巧妙地将杜鹃女史的形象与情感融入其中。诗中以“婵娟”喻指杜鹃女史,暗示其美丽而哀伤的形象,与“伤心侣”相呼应,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同情。
“误煞华年”一句,点明了杜鹃女史在青春年华中遭遇不幸,令人惋惜。接下来,“莫补情天”则表达了对无法弥补情感创伤的无奈和遗憾。通过“小字分明唤杜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鹃女史的名字与呼唤声,赋予了她独特的形象和情感色彩。
“彩云吹散琼京远,月照樽前”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杜鹃女史所在的琼京比作仙境,彩云的吹散象征着她远离尘世,月光照耀则寓意着她灵魂的纯净与超脱。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杜鹃女史的超凡脱俗,也寄托了诗人对她美好品质的赞美。
最后,“人在谁边。一段新愁记宛然。”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杜鹃女史的深切怀念和对新愁的感慨。通过“一段新愁记宛然”,诗人不仅描绘了杜鹃女史留下的记忆,也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那段无法忘怀的情感经历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鹃女史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忆与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