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

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

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

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世间的一切都像梦一样虚幻,唯有在狂放时才能自我歌唱。
询问松树的年龄它已古老,这里有一片繁茂的竹林可供栖息。
假若需要药材,可请韩康来售卖,我的门前宽敞,尚子可以自由出入。
反倒是觉得躺在枕席之上,难以消受这无边的白云之妙。

注释

世上:指人间,世间。
皆:都。
如梦:比喻事物虚幻不实。
狂来:指情绪激昂或行为狂放的时候。
止:此处意为只有。
自歌:自我歌唱,表达自我情感。
问年:询问年龄。
松树老:象征古老和长寿。
有地:拥有土地。
竹林多:竹林茂盛,形容环境清幽。
药倩:请人代售药品。
韩康:古代卖药的贤人,此处借指卖药的人。
门容:门前的空间足以容纳。
尚子:古代隐士,此处借指朋友或志同道合之人。
过:经过,此处指来访。
翻嫌:反而嫌弃。
枕席上:床上,代指世俗生活。
无那:无奈,无法承受。
白云何:对白云的向往,象征超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诗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 这两句描绘出一副诗人在红尘中独自徜徉,感叹世事虚幻,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歌声自慰的情景。

"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 诗人借问松树之年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自己像古松一样,能够长存而不腐。

"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 这两句诗中的人物,药倩、韩康等都是历史上的隐逸之士,他们选择了退隐山林,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高洁。这反映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情怀,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心无杂念,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就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王维超然物外、出尘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裴秀才迪小台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