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这首诗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的“舍西柔桑叶可拈”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而“江畔细麦复纤纤”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生动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观察之眼。
至于“人生几何春已夏”,这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春已夏”不仅是对时间流转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最后,“不放香醪如蜜甜”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享受和珍视。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动荡的世界中仍能保持一份淡定与豁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观察力,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美、生活美以及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