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懒云道人还滇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万里还家一衲随。

湖海班荆无姓氏,风尘面壁有须眉。

身当持钵飘零日,魂忆投诗恸哭时。

故国鱼龙秋寂寞,不堪凭吊向昆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懒云道人”的僧侣归乡的旅程,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干戈未定欲何之,万里还家一衲随”开篇即点出战乱背景,道人虽远行万里,却只携一袭袈裟,表现了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修行态度。

颔联“湖海班荆无姓氏,风尘面壁有须眉”进一步刻画了道人的形象,他不求名利,不记姓氏,只在风尘中静坐面壁,修炼心性,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颈联“身当持钵飘零日,魂忆投诗恸哭时”则转而描述道人在世间的漂泊与内心的挣扎,手持钵盂,四处流浪,但每当回忆起往昔的诗歌与泪水,心中难免涌起悲痛之情,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尾联“故国鱼龙秋寂寞,不堪凭吊向昆池”以“故国鱼龙秋寂寞”描绘了故乡的萧瑟景象,暗示了道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不堪凭吊向昆池”一句,表达了道人面对故乡的追忆与缅怀,却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生命、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时代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

王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清阻泊

河渠启闭问官程,闸吏威尊阻客行。

晓塔晴开篷外影,夜涛寒上枕边声。

沙昏鱼菜喧新市,日暗牛羊下旧城。

瓦砾不堪寻故迹,愁听父老话承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偕伯氏周臣过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

草堂人去薜萝存,洒泪空招未返魂。

犹见康成遗故籍,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稻色秋间路,白照芦花月里门。

感旧愈难今夜别,追维生死对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风霾行

今上御历十三载,三月旬日风昼晦。

诏问有司灾异状,法部郎臣昧死对。

臣闻汉帝除肉刑,醴泉溢出芝草生。

秦时赭衣常塞路,日蚀星移失桓度。

古来祥?信有诸,刘向李寻数上书。

丞相席藁请避位,帝曰咨尔言非虚。

方今阳和布大泽,雌蜺昼见飞沙赤。

冯夷击鼓蚩尤争,太乙灵坛诅风伯。

秦川地震三辅霜,郡邑不敢追流亡。

宿舂未给县官税,更烦征调徙敦煌。

钩考参连不知数,谴责稍迟督邮怒。

司空岁满城旦书,廷尉门填桁杨路。

商王解网舜好生,圣朝尚德复缓刑。

黄麻如飞赦书下,父老涕泣祈升平。

帝省斋宫天可变,风不鸣条世清晏。

苍鹰乳虎投远裔,赤乌应集灵和殿。

臣等披沥惶恐言,陛下圣明制曰善。

形式: 古风

题曾青藜尊人传后

莫为信陵士,宁作韩陵石。

子升碑记存荒烟,杯酒不浇公子宅。

不见曾公古侠者,十岁能文兼跃马。

赋就欲夺云梦田,剑击长凌武安瓦。

灌夫弟畜朱家奴,乾坤何处客腐儒?

竖子成名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

干戈鼎沸若飞电,江南黄犊如席卷。

慷慨谈兵尊俎前,草檄特膺公府荐。

片纸能胜十万师,一身耻为三语掾。

登床自许捉刀人,帐中莫使孙郎见。

此时楼船横楚州,朝议下敢申同仇。

指挥泣下袁开府,信誓直折宁南侯。

功成不赏蹈沧海,鲁连遗风至今在。

岁月俱因戎马驰,壮心不与沧桑改。

徐庶还家为老亲,江湖把钓足闲身。

少微星边忧处士,秋风原上动旁人。

有子青藜与我厚,是父声名满人口。

饮泣再拜前致辞,乃公佳传烦下走。

猗嗟韩陵信陵掩秋雾,乌雀啾啾白杨渡。

千古之名何有哉,贞珉长傍松楸树。

予为此歌君莫悲,聊作阡铭表其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