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玄武湖荷花,用白石韵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

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

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

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

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荷塘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怀旧之情。"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湖光山色相伴的仙人伴侣增添了神秘色彩。

"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六朝繁华的历史遗迹比作金色和白色的粉末,洒落在烟雾笼罩的湖边汀洲,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流转。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描绘了芦苇摇曳、菱叶轻摇的动态画面,以及雨声由远及近的自然声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富有生机的场景。

"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借白鸥之口传递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绪,也寓言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落。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描绘了小船在荷花深处摇曳,似乎有人乘舟而去,引发词人的遐想和惆怅。

"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落寞,莲歌不再,只有沙禽被惊醒,更显出词人对往昔欢乐的怀念。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映衬出荷花凋零后的哀婉,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永恒的主题。

最后,"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以刘郎自比,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重游玄武湖荷花的期待和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玄武湖荷花为载体,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十六字令.寄玉可

游。楚尾吴根遍访秋。心事悄,夜夜望牵牛。

形式:

探春慢.吴社诸子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

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

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

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

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

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

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形式:

满江红.钟山谒明太祖陵

手定山河,二百载十有六君。

空留得宝城松吹,金瓦苔纹。

蝉奏千般罗帐伎,鸦如几个锦衣军。

断送他王气后弘光,先建文。孝陵路,村酒醺。

灵谷寺,晚钟闻。早铜驼归魏,玉马辞殷。

幸少牛羊童竖火,已无龙虎帝王云。

与汉唐开国几英雄,争夕曛。

形式:

庆宫春.青溪水曲,不秋自凉,与二窗系舟垂柳下,水风萧寥,斜日入坐,游船罕到,明漪绝尘,相对闲鸥,忽忽已有归意。和白石此词,扣舷歌之,望美人兮天一方,不能无赤壁之感也

万树蝉凉,断桥虹瘦,隔烟唤起秋阔。

鱼国吹漪,空香四远,水风还似百末。

有人凝睇,对帘外、青山秀发。

诗愁多少,飞满吴天,画篷难压。

十年俊侣飘零,短艇蘋洲,笛声悽答。

松陵归棹,飘然欲去,几被闲鸥相遏。

玉阶蕲簟,怕今夜寒侵露袜。

沙边幽恨,分付斜阳,澹红半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