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

前贤已往后贤来,掇拾遗编要释疑。

便使李黄今日在,也须三叹有馀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的作品,名为《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与对后世传承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经典著作深入理解的渴望。

首句“前贤已往后贤来”,以时间的流转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前贤的智慧和成就虽然已经过去,但后贤们仍然不断涌现,继续着对知识的探索和文化的传承。这既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学者的期许。

接着,“掇拾遗编要释疑”一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目的——搜集散落的知识碎片,解决心中的疑惑。这里的“遗编”指的是被遗忘或未被充分理解的经典文献,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其中蕴含的深意,解答心中的疑问。这种求知精神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便使李黄今日在,也须三叹有馀师”则是对古代杰出学者李斯和黄帝的假设性引用,通过假设他们生活在当下,也依然需要有值得尊敬的老师,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无限性和学习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也暗含了对自身以及所有学者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对学问探索的热忱以及对后世学者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三)

诗从删后更无诗,美刺还他熟虑思。

若止誇多名物辨,古人馀憾不无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四)

大手文章不费辞,眼明理到自无疵。

客窗三复忘休寝,细酌清泉夜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济南八月一日闻雁

苦无高阁送晴晖,翰翰阶前柿叶稀。

我有慈亲在京国,怜渠一一向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中清隐图

王屋山前云气多,濯濯水流幽涧阿。

青松白石有如此,岁久不归生薜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