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对酒歌阳春,含意未能申。请客听其真。

男儿居世无依因,诚独难自绝于要津。

视扶风,称三辅,吏共理之臣。

奉职亦何状,盘桓磬折,关石和钧。

为积书以报诸天官,自公卿大夫士,咸颔其人以君子经纶。

是时贱玉而贵珉,独䠞迫濩落非其伦。

素无跅?之才,四载不迁,敢辞于积薪。

此道当何以具陈,彷徨所欲,归洁其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对酒》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饮酒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诗中开篇“对酒歌阳春”,描绘了诗人面对美酒,心中涌动着对美好时光的感慨。然而,“含意未能申”,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接着,“请客听其真”,似乎在邀请他人共同分享这份情感,寻求共鸣。

“男儿居世无依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孤独感。他感叹“诚独难自绝于要津”,即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难以摆脱困境,独自面对人生的艰难抉择。

“视扶风,称三辅,吏共理之臣”,这里可能借用了地理或历史上的地名来象征某种理想或追求的目标,强调了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诗人提到自己“奉职亦何状”,即在履行职责时,表现出了谦逊与谨慎的态度,如“盘桓磬折,关石和钧”,形容了自己在处理政务时的严谨与公正。

“为积书以报诸天官”,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积累知识与经验,来回报那些在天庭或人间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即对社会有所贡献。诗人认为,无论是公卿大夫还是士人,都应该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展现出经世济民的才能。

“是时贱玉而贵珉,独䠞迫濩落非其伦”,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在那个时代,人们更看重普通的石头(珉)而非珍贵的玉石,暗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偏颇。诗人自认没有出众的才华,经历了四年的官场生涯却未得到晋升,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或抱怨。

最后,“此道当何以具陈,彷徨所欲,归洁其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他希望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最终回归内心的纯净与自我完善。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乌生

黄口四五雀,罗坐秦氏桂树间。

啄啄树上蠹,母子相哺自言安。唶我。

三河不知为谁家,有轻薄少年。

臂坐一鹞子,鹞子小小如人拳。

出入雀东西,一纵即中两黄口。

毛羽摧颓,魂魄飞上沧浪天。鹞子下来还少年。

阿母生黄口时,乃在高堂欂栌间。

唶我人民安知雀乳处,窈窕紫深宫中,安从通。

白兔乃在平原大泽中,罗者尚复得脯腊之。

唶我猛虎斑斑南山间,射工尚复得枕藉之。

明珠乃在合浦深渊中,后宫尚得剖以缀其襦。

唶我人民生各有寿命,何须尚复计会贤愚。

形式: 乐府曲辞

平陵东(其一)

太山阳,璆琳琅,有美一人坐明堂。

坐明堂以王者德,大从群臣朝万国。

朝万国,如会同,顾见白云生封中。

生封中,禅梁父,今上皇帝圣神主。

形式: 乐府曲辞

平陵东(其二)

阴山旁,马牛羊,不知何人城朔方。

城朔方,绝大荒,虏两阏氏一贤王。

一贤王,战失利,虎头将军顾骠骑。

顾骠骑曰,归止单于,敢望汉天子。

形式: 乐府曲辞

王明君吟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

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

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

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

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

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

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