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夙有山栖癖,山惟恐不深。
兹岩余自惬,俗辙孰相寻。
密竹翠弥岭,幽兰香满林。
贞操与芳韵,与尔托同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精神慰藉。首句“夙有山栖癖,山惟恐不深”表达了诗人自幼便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有着深深的渴望,甚至希望所选之地越深越好,远离世俗的纷扰。
接着,“兹岩余自惬,俗辙孰相寻”两句,点明了诗人找到了自己满意的隐居之所,而世俗的尘世之路却无人愿意跟随他一同前往,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孤独求道的生活状态。
“密竹翠弥岭,幽兰香满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清幽静谧的山林景象,翠绿的竹林覆盖着山岭,幽香的兰花弥漫在丛林之中,不仅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通过香气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最后,“贞操与芳韵,与尔托同心”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贞洁的操守与芬芳的韵味,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共同构成了他理想中的生活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遁世衰翁计,忧时老将心。
君行须仗剑,我去只携琴。
国运方川至,神州岂陆沉。
只愁征调苦,语次欲沾襟。
试酌女贞酒,春风生缊袍。
光真浮琥珀,功或胜蒲萄。
聊以分同好,非徒餍老饕。
五加君酿美,芳韵定应高。
结驷鸣镳出帝城,蓟门春尽客心惊。
千行绿树垂车盖,百尺黄尘拥旆旌。
负弩何须烦县令,乘轺差不误书生。
浮云漠漠迷乡国,怅望长途落日明。
褰帷问俗驻鱼邱,父老攀车顉故侯。
雉堞嶙峋遗烈远,棠阴蔽芾去思留。
秋风凄恻飞红叶,落日悲鸣骋紫骝。
惆怅残碑沦旧迹,寒烟衰草漫凝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