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

夜久□□步,蛛露空盈襟。

萧条川气高,惨澹浦色侵。

河横星渐转,露厚山将沈。

鸣虫促繁响,飞萤乱寒阴。

时物遂如此,恻怆抱寸心。

天将落月去,何当复东临。

乾坤入冥汉,众窍酣哀音。

欲令万梦觉,谁忧独难任。

商歌浩忘疲,俯仰情逾深。

忽闻鸡声起,左右风满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色中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夜久□□步”,以“夜久”点明时间,暗示夜色已深,诗人独自漫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蛛露空盈襟”则通过露珠沾湿衣襟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意与静谧。

接下来,“萧条川气高,惨澹浦色侵”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河流上空的清冷与水边景色的暗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而“河横星渐转,露厚山将沈”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山峦,通过星星的流转与山峦的沉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壮阔。

“鸣虫促繁响,飞萤乱寒阴”两句,通过昆虫的鸣叫与飞萤的闪烁,增加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衬出夜色的深沉与寒冷。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夜晚的独特魅力。

“时物遂如此,恻怆抱寸心”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触动与悲伤。接下来,“天将落月去,何当复东临”则是对月亮即将消失的惋惜,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见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乾坤入冥汉,众窍酣哀音”描绘了天地间弥漫着哀伤的气氛,仿佛万物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凉。而“欲令万梦觉,谁忧独难任”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梦想,但又感到孤独与责任的沉重。

最后,“商歌浩忘疲,俯仰情逾深”通过引用商人的歌曲,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深情。而“忽闻鸡声起,左右风满林”则以鸡鸣打破寂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同时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晋史九首(其一)

林疏暑风剧,窗户殊未凉。

悠然倦不力,吾我已俱忘。

眼醒见周秦,眼醉游轩黄。

日月山外过,兴废枕中藏。

振衣起长啸,六合何轩昂。

斯人纵高视,旁皇复旁皇。

于焉读晋史,感激系中肠。

言言不能已,自笑已如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晋史九首(其二)

哀荣无尽变,俯仰还自推。

陈留既作宾,何如山阳时。

中都血流杵,江左中兴基。

不待卯金刀,嬴彊吕已移。

天道巧相复,人理固易知。

巢由遇高躅,今古无还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晋史九首(其三)

天地一虚器,所寄在斯人。

人能主天地,岂不贵我身。

嗟哉嵇阮辈,酒乡为隐沦。

朝醉既及暮,暮醉还及晨。

裸饮或称达,丧□乃名真。

独善谅非计,况此国与民。

被发祭伊川,岂不在诸臣。

平阳有馀恨,千载同悲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读晋史九首(其四)

蛰龙卧沧渊,瑞凤栖蓬海。

悠悠接舆歌,千古消光彩。

出处酌其宜,勿为世所骇。

预人家国事,此身固有在。

嗣宗济世心,无为著达庄。

叔夜明养生,东市援琴伤。

一出与一处,徒能决籓墙。

淳风竟不返,二子俱亡羊。

汲郡苏门山,其人游何乡?

我欲振奇翮,碧宇追翱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