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桥至塔头路

招手晴云豁,妙高峰顶头。

竹舆摇午梦,茗碗唤春愁。

俎豆罗千嶂,虚空起一沤。

危栏闲徙倚,万象入冥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晴空如挥手般展开,妙高峰尖映眼前。
竹制小车摇晃午睡梦,茶碗中泡出春天的思绪。
祭祀的器具排列在千重山峦间,虚空中仿佛升起一个泡沫。
倚靠在高栏边悠闲漫步,万物景象融入深沉的思索之中。

注释

招手:比喻天空晴朗,像人在挥手示意。
晴云:晴朗的云彩。
豁:开阔。
妙高峰:极美的山峰。
顶头:顶部。
竹舆:竹制的小车。
摇午梦:摇动午后的梦境。
茗碗:茶碗。
唤春愁:唤起春天的忧思。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皿。
罗千嶂:排列在层层山峦之间。
虚空:虚无的空间。
起一沤:像泡沫般升起。
危栏:高高的栏杆。
闲徙倚:悠闲地倚靠。
万象:万物。
冥搜:深入思考或探索。

鉴赏

这首宋诗《游石桥至塔头路》是徐大受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游览石桥至塔头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招手晴云豁”以生动的手法写出天空如被招手般展开,云层清澈,阳光明媚。接着,“妙高峰顶头”点明了诗人所处的高峻山峰之巅,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

“竹舆摇午梦”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在午后的宁静中陷入梦境,流露出闲适与惬意。而“茗碗唤春愁”则暗示着品茗时,诗人内心涌上淡淡的春日思绪,愁绪与美景形成微妙的对比。

“俎豆罗千嶂”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山峦重叠,如同祭祀用的器具排列,壮观而有序。最后一句“虚空起一沤”则借用水面上泡沫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象的虚实交融,以及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危栏闲徙倚”写诗人倚靠在高栏杆上,悠闲地欣赏四周景色,体现出他的从容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万象入冥搜”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万物之中,进行深入的思索和感悟,将自然与内心世界紧密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

徐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林咏道浮江别业

密林凝昼寂,一叶动须惊。

砌净飞花影,池深落果声。

正宜铺枕簟,且复倒瓶罂。

向晚催归急,烟江野艇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超览堂

君侯雅有博大见,胸次不使倥偬蚀。

一朝放步城东南,超然神会而心得。

咄嗟高栋倚层空,振古奇观今未识。

桃花春暖意如迷,冻雨声来云泼墨。

天青一纸雁横书,雪白千林梅著色。

四筵有客无留觞,万事不来咸得职。

鸿笔昭代今文宗,危言劘上古遗直。

愿冯英略决筹帷,净扫妖氛清八极。

缘知此景不须恋,留与邦人勤爱惜。

形式: 古风

贺谢文二子文武登科

福畤何曾好誉儿,凤毛争奈一时奇。

青钱学士如龙友,白马将军似虎痴。

齐展一双文武手,共扶千载圣明时。

从来谢砌无闲草,步步芳兰亚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岩桂花

翠叶金华小胆瓶,轻拈微嗅不胜情。

从教失陷沈烟冷,蓦地薰心梦也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