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琴歌

呜呼个是文忠琴,呜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

六言自书书在腹,古锦梅花留不得。

嗣孙贤者能忍贫,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巩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龙衮在帝左,曾把钧天赐与公。

再鼓似播清颍水,只将漱流肯洗耳。

曾苏两生招不来,自写新声付儿子。

尧囚山,舜放野,自兹以下不平苦。

与君所得妇女谤,此日一洗清万古。

小儒昔诵五季传,颇讶春秋体微变。

今来再听七弦琴,南薰遗制喜复见。

浮云流尽白日逃,何用广陵与离骚。

谱成只度欧家曲,秋声赋共庐山高。

形式: 古风

翻译

啊,这是文忠的琴,这琴至今仍然留存。
厅堂中的书籍都已散失,唯有这七弦琴传承给后代。
六言诗他亲手书写在心中,古老的锦缎梅花图案无法保留。
他的孙子贤明,能忍受贫穷,不愿用它换取豪门的珠宝。
初次弹奏,如撼动昭陵的松涛,巩原流水清澈悠长。
三位祖先的龙袍在帝位左侧,他曾被赐予天籁之音。
再次弹奏,仿佛播撒清颍河水,只愿用琴声洗涤耳朵。
曾苏两位故人唤不回,他写下新的曲调交给儿子。
尧被囚禁山中,舜被放逐野外,自此以后世间不平事众多。
你所承受的女子诽谤,在今日琴声中得以洗净,永垂千古。
我过去诵读五代史,惊讶于春秋文体的细微变化。
如今再听这七弦琴,又见到南薰遗风的音乐传统。
浮云消散,白日西沉,广陵散和离骚不再重要。
谱成的曲子只适合欧家传唱,琴声与秋声赋同登庐山之高

注释

文忠:文忠,指欧阳修。
昭陵:唐代皇帝陵墓。
曾把钧天:曾被赐予天籁般的音乐。
漱流:用琴声洗涤心灵。
尧囚山:古代传说中尧被流放的故事。
五季传:五代时期的历史记载。
南薰:古代对音乐的美称。
欧家曲:指欧洲音乐风格。
秋声赋:古代文学作品,描绘秋天景色。

鉴赏

这首宋诗《欧阳琴歌》是周文璞所作,通过对文忠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音乐传承的感慨。诗中首先感叹文忠琴的珍贵,尽管图书散失,但琴犹在,象征着文化精神的延续。诗人强调琴上的六言自书,以及古锦梅花的装饰,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着,诗人通过想象琴音的变换,回忆起欧阳修(文忠)的荣耀时刻,以及他与音乐的关系,如昭陵松的震撼和清颍水的洗涤,暗示了琴声中的历史故事和道德教诲。诗人提到曾苏两人的故事,寓意琴声的召唤力,以及对后代子孙的期望。

诗中还借用了历史典故,如尧舜的困境和文忠遭受的非议,以此表达世事沧桑和不平,而琴声则能洗清这些污垢。诗人对比了五季时期的文体变化,认为文忠琴的音乐风格恢复了古代南薰遗风,令人欣喜。

最后,诗人感慨音乐的力量超越时空,琴声谱出的不仅是个人情感,更是与欧家曲、《秋声赋》和庐山之高的共鸣,展现出音乐的深远影响和永恒价值。整首诗以琴为媒介,寓言历史,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音乐艺术的赞美。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法华小隐

偃盖著地卧,清瑶傍渠走。

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

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鲸口。

湾澴合巨涧,横桥傍蒲柳。

来看暮春馀,众绿浓似酒。

摩挲苏陈刻,愈觉岁月久。

寺僧爱光焰,捧送贵侯有。

至今星散居,各自开户牖。

自弃眠云身,谁缚钓月手。

夕阳令我归,为尔重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苦锥歌寄涧泉

我园秋果枝累累,缥青绀黄使相持,役夫牧人记注之。

所佳尚者惟苦锥,苦锥两株结蒙密。

追惟丈人语天出,遂欲供之作笾实。

他往返舍百无一,乃被猿狙打都毕。

摧藏睢盱以自佚,季冬初旬日协吉。

寒风急霰俱冽栗,自惭曩者信已失,作歌献焉效诙谲。

形式: 古风

金牛洞

凌兢下危梯,俯伛生深穴。

回身避云雾,偃面视日月。

药苗护谽谺,竹节截㠔嶭。

安知幽蹊下,有此大奇绝。

金牛铲光景,仙牒尚可阅。

岗头春已半,枸杞如点血。

便恐颠风兴,横吹石崖裂。

形式: 古风

剑客行

燕云逆胡著柘黄,仁人烈士集太行。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安得山人一双剑,走入云中看不见。

人间夜半风雨时,逆胡首奏延和殿。

我生四十无所成,荆淮好汉为知音。

丈夫志在仁义耳,麟阁貂冠非本心。

功成剑化两龙去,我亦变名入烟雾。

此时再拜康山人,九霄客星在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