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宋御教场址是累朝观潮处

尚忆宸游处,严城列会同。

观涛临曲水,驰道拟回中。

翠盖朝承露,芝旗晚引风。

言驱七萃士,齐试六军雄。

将帅咸思奋,君王自即戎。

冯夷朝幕府,罗刹蔽艨艟。

松下秦皇辇,云间夏后宫。

瑞烟浮五色,仙乐听三终。

白马来何疾,吴儿技最工。

拔河传往事,超距倏乘空。

喷薄凌春雪,氤氲接彩虹。

蜃楼从地涌,鲛市与天通。

杂奏鱼龙戏,仍论校猎功。

湖山方宴会,襄汉已交讧。

苑走胥台鹿,人悲朔塞鸿。

惊沙屯铁骑,高柳挂雕弓。

潮汐还从北,江流不向东。

御堤尘飒飒,跸路草芃芃。

渔父留金镞,征人走玉骢。

平生怀古意,悽恻感飘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巡游时壮观场面的追忆,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在京城的盛大聚会、观潮、行军、狩猎等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元素。

首先,诗中的“尚忆宸游处”表达了对往昔帝王巡游的怀念之情。“严城列会同”描绘了京城内大规模的聚会场景,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与尊贵。接着,“观涛临曲水,驰道拟回中”则展现了皇帝亲临观潮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帝王对自然奇观的欣赏与追求。

“翠盖朝承露,芝旗晚引风”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列,翠绿的伞盖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清新,而晚上的旗帜则随风飘扬,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接下来,“言驱七萃士,齐试六军雄”描述了皇帝亲自率领军队演练的情景,体现了军事训练的严谨与雄壮。

“将帅咸思奋,君王自即戎”表现了将士们对战斗的渴望和君王亲自参与军事活动的决心。随后,“冯夷朝幕府,罗刹蔽艨艟”通过引用神话故事,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复杂。

“松下秦皇辇,云间夏后宫”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接下来,“瑞烟浮五色,仙乐听三终”描绘了祥瑞之气与美妙音乐的交织,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白马来何疾,吴儿技最工”通过描写快速奔跑的白马和技艺高超的吴地少年,展现了速度与技巧的魅力。接下来,“拔河传往事,超距倏乘空”描述了拔河比赛的传统习俗,以及跳跃空中表演的场景,体现了民间娱乐的多样性和活力。

“喷薄凌春雪,氤氲接彩虹”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春雪被阳光蒸发成云雾,与彩虹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接下来,“蜃楼从地涌,鲛市与天通”通过引用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展现了海洋世界的神秘与奇幻。

“杂奏鱼龙戏,仍论校猎功”描述了鱼龙舞动的表演和狩猎活动的讨论,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娱乐与军事训练并重的特点。最后,“湖山方宴会,襄汉已交讧”表达了对古代宴会场景的描绘,同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乱,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动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巡游、军事活动、自然景观、神话传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收录诗词(16)

钟渊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越武肃王祠

仙李遗神器,群雄遂陆梁。

中原方鹿逐,维尔亦龙骧。

牛斗璇规合,山川紫气昌。

罗平啼恶鸟,天目出真王。

遂割三吴险,平临百越疆。

世家异勾践,立国半孙郎。

犀弩江潮寂,楼船海水扬。

大廷龙马至,双阙凤凰翔。

暇日椎牛酒,春风属羽觞。

新声娱父老,起舞杂班行。

五季恩荣备,三朝历数长。

何年委剑舄,此地俨冠裳。

俎豆虚崇祀,英灵忆故乡。

宝衣应去匣,石镜黯无光。

僚佐疑陪列,碑铭想道傍。

我来瞻庙貌,髣髴近宫墙。

苔没黄金座,巫登白玉堂。

清歌听缓缓,明月自苍苍。

已矣英雄略,悲哉樵牧场。

放怀思割据,俯仰几兴亡。

拜手依云路,陈辞荐柏浆。

寂寥宋陵寝,谁与奠烝尝。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一)

滇江自古接中华,匹马南行历瘴沙。

高髻铜环带璎珞,由来蛮女尽如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二)

飞雁何曾过五溪,南方多半是生黎。

朝来倒挂缘溪舞,夜半猩猩上树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三)

沅江西去是滇池,风土依稀记往时。

铜鼓迎神歌一曲,居人多赛竹王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