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为李叔介所作的挽诗《代李叔介挽杨参政》,通过描绘风云、泰华秋、杓衡、江汉等自然景象,以及波浪与济川舟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的杨参政的哀悼之情。
首句“运泰风云合”,以风云汇聚象征时运亨通,暗含对杨参政生前显赫地位的赞誉。接着“名高泰华秋”一句,将杨参政的名声比作泰山和秋天的景色,极言其声望之高。
“杓衡方北指,江汉已东流”两句,运用星座和河流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杓衡星的指向和江汉水的东流,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暗示着杨参政的生命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无法逆转地走向终结。
“寡祐良臣死,钟情志士忧”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杨参政的去世给众人带来了哀痛。这里的“寡祐”意为不幸或命运不佳,“良臣”和“志士”则表明了杨参政的身份和人们对他的尊敬。
最后,“惊心波浪里,不见济川舟”以波浪和济川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波浪象征着生活的起伏和不可预知性,而济川舟则是渡过人生河流的象征,但在杨参政离世后,人们再也找不到那艘能带他平安渡过人生河流的船。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