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
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
这首诗以月为喻,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清明、言语纯净的境界。"观心要与月同明",意味着观察内心应当如同明月般清澈明亮,不藏丝毫阴霾。"觅句应须水样清",则是说寻找诗句时,应当如同流水般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老去不妨文豹隐",这里以文豹隐喻年老后的隐退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即使年岁渐长,也不妨选择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生活方式。"郎君已见角犀盈",则可能是在赞美对方(郎君)才华横溢,如犀角般丰富且锐利,表达了对对方才情的极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既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才华展现的欣赏,同时蕴含了对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生活态度的理解和接纳。
不详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畏日炎风是处同,使君闵闵甚三农。
新诗仰看奔牛堰,好雨忽迷回雁峰。
千里祇今被膏泽,一堂行见会云龙。
由来肤寸沾天下,衡岳英灵等岱宗。
终当计勇决,湖山足徜徉。
挟术满天下,谁人解识真。
不因眼是鬼,那得口如神。
坚白三寸舌,雌黄一世人。
操修果无愧,方可问人伦。
今代中兴佐,如公有几人。
秉心先许国,临事辄忘身。
才略优中外,清忠表缙绅。
天乎何不淑,遽夺我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