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下幽人不受呼,低头屈膝对双株。
半空翠色连苍蔼,片石清阴转白驹。
兀坐似忘浮世事,乍逢应讶列仙癯。
庐山五老峰前路,还有云巢似此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下隐士的画面,诗人蓝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林中一位独自打坐的樵夫形象。首句“松下幽人不受呼”刻画了人物的孤寂与超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喧嚣不闻不顾。接着,“低头屈膝对双株”描绘了他专心致志砍柴的情景,动作虽简单,却透露出坚韧与专注。
“半空翠色连苍蔼”描绘了松树与天空的交融,绿色的松枝与苍茫的云雾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片石清阴转白驹”则以时间的流逝——白驹过隙,暗示了隐士在静谧中的时光悄然流逝。
“兀坐似忘浮世事”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超脱,他仿佛忘记了尘世的纷扰,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中。最后一句“乍逢应讶列仙癯”借来访者的惊讶,赞美了隐士如仙风道骨般的清瘦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将松下樵者的形象和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一声霹雳洗乾坤,满目青山带白云。
地底龙蛇惊欲动,树头鸟鹊喜相闻。
邻人买酒酬春社,野老携书就夕曛。
閒拂尘埃开匣镜,白头微有黑丝分。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
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
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
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
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
苍颜白发未投閒,祇讶名兼吏隐难。
月校舟缗留渡口,春催茶贡住林间。
何年天禄然藜杖,旧日霜台借铁冠。
圣代于今偏敬老,几人半俸卧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