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和林畏庐诗丈泛湖之作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

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

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

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

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

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是清代诗人李慎溶对林畏庐泛舟湖上的作品的和作。诗中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清幽景色,以“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湖面的冷冽与飘落的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季节变换的景象。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三句,将画面转向湖畔的渔屋,描绘了静谧的夜晚,只有风声与偶尔的高韵(可能是渔歌)在空旷的湖面上回荡,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接下来,“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平静与生命的和谐共存,鸥鸟在沙滩上悠闲地休息,与轻轻划动的船桨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西泠桥畔的回忆与泛舟湖上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的向往。“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诗人通过传闻中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

最后,“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辽阔,以及游人内心的遗憾与无奈。“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则以新作与旧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创作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7)

李慎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宫春.水仙花

新晕移盆。浓香坠儿,相逢正在梅边。

曾否凌波,何人为拟飞仙。

湘江夜、水如云冷,甚惊鸿、来往翩翩。

算殷勤、解诉清愁,只有幽弦。

从教风露欺难到,料宫黄纤小,无奈冰天。

一笑搴芳,人间又换华年。

南园花信犹迟滞,占春光、偏在春先。

定归期,梨梦初醒,柳色初妍。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齐天乐.小西湖秋况

浮岚不散繁华影,层峰尚含秋妩。

已老蘋根,全欹藕叶,过了晶宫佳处。桥阴静伫。

爱默默罗衣,水花香聚。

瘦柳枯蝉,向人憔悴看人去。平漪遥望似镜。

忽澄烟裂碧,蓬响惊度。

野吹无声,残阳弄影,猛见霜红翻树。沉吟渐苦。

甚一样江山,顿伤心素。脉脉回桡,破蟾窥暗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月上海棠.戊戌闰月,拔兄春闱报罢,复为西湖之游,作以寄意

征衣浣尽长安土。到西湖、试向旧鸥语。

再挂云帆,甚津亭、绿涨来路。

无人地、恨笔谁题瘦句。携歌行乐休频阻。

半阴晴、减了看花侣。已是飘零,况湖山、怨春良苦。

还乡梦、肯信南园乱絮。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解连环.为王碧栖词丈题寒城旅眺图

倚筇人懒,正昏鸦秃树,古城秋晚。

蓦忆著、王粲当时,搁归计西风,鬓霜轻换。

异地登临,恨犹带、故园心眼。

问乡愁此际,不用悲笳,已是难缓。年芳去人渐远。

对沉吟尚有,图画疏散。

纵赚得、词赋江关,叹踪迹平生,倩谁能绾。

有限回程,奈也被、暮云遮断。

更凄迷、夕阳尽处,数声过雁。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