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二首(其一)

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朱红色的弹丸在阳光下闪烁,绿色的琼枝散发出微香的小香囊。
龙绡般的贝壳裂开,露出红色的纹理和米粒状的内核,鱼目般的珍珠含着白色的薄膜液体。
梅子熟透已过了南岭的雨季,橘子酸涩只等待洞庭湖的寒霜降临。
在清晨的蛮山中,踏着烟雾采摘这些果实,恭敬地捧入金盘,献给越王。

注释

朱弹:形容颜色鲜艳的弹丸。
星丸:比喻明亮的小物体。
绿琼枝:绿色如玉的树枝。
小香囊:小巧的香袋。
龙绡壳:比喻质地薄而透明的贝壳。
红纹粟:带有红色纹理的类似谷物的内核。
鱼目珠:比喻不值钱的珍珠。
白膜浆:白色的液体。
梅熟:梅子成熟。
南岭雨:南方的雨季。
橘酸:未成熟的橘子味道酸涩。
洞庭霜:洞庭湖的秋霜。
蛮山:偏远的山区。
和烟摘:在晨雾中采摘。
金盘:贵重的托盘。
越王:古代中国越国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荔枝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味。首句“朱弹星丸粲日光”通过形象地描述荔枝果实的红润与日光的照耀,展现出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紧接着,“绿琼枝散小香囊”则描绘了荔枝树上叶片间散发出的清新气息,以及这气息如同小巧的香囊般令人心旷神怡。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质感,将荔枝的外观与珍贵的宝石相提并论,不仅强调了其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对这平凡而又特殊果实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两句,通过季节的转换和地理位置的变化,描绘出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画面。这里的“梅熟”暗示春末夏初,而“南岭雨”则提醒我们这可能是指中国南方的某个地区。而“橘酸空待洞庭霜”,则让人联想到秋季,橘子成熟之前的期待,以及洞庭湖周围特有的秋霜。

最后,“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两句,诗人的视角转向了劳作中的农夫,他们在清晨的薄雾中采摘荔枝。同时,这里的“拜捧金盘奉越王”,则是对古代越国礼仪的一种传统回忆和尊崇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重。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荔枝二首(其二)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先。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销醉客,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览柳浑汀洲采白蘋之什因成一章

采尽汀蘋恨别离,鸳鸯鸂鶒总双飞。

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

天远有书随驿使,夜长无烛照寒机。

年来泣泪知多少,重叠成痕在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贺清源太保王延彬(其一)

蕊珠宫里谪神仙,八载温陵万户闲。

心地阔于云梦泽,官资高却太行山。

姜牙兆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

应笑清溪旧门吏,年年扶病掩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贺清源太保王延彬(其二)

武荣江畔荫祥云,宠拜天人庆郡人。

五色鹤绫花上敕,九霄龙尾道边臣。

英雄达处谁言命,富贵来时自逼身。

更待春风飞吉语,紫泥分付与陶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