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醉歌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儒雅强半鲁国士。

二十八宿佐中兴,英雄多是僰阳人。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龌龊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

醉游太白呼峨岷,奇材剑客结楚荆。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

天长路远何时到,侧身望兮涕沾巾。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难道没看见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弟子,其中大部分都是鲁国的才子。
辅佐中兴的二十八星宿,许多英雄都出自僰阳这个地方。
大丈夫生来就有四海为家的志向,向东想去东海,向西向往秦国。
怎能拘泥于一隅之地,直到白头还只是研读诗书在浙江和福建之间徘徊。
醉酒游历时,李白呼唤着峨眉和岷山,那些奇异的人才剑客聚集在楚地荆门。
他们不愿像应试举子那样纸上谈兵学习《六韬》,也不愿效仿迂腐儒生死抠《五经》的字眼。
天高路遥,何时才能实现理想,只能侧身而立,泪湿衣襟。

注释

七十二子:孔子门下的弟子。
儒雅:指学问渊博、举止文雅。
鲁国士:指鲁国的杰出人才。
二十八宿:古代天文星象学中的二十八个星官。
僰阳人:僰阳,古地名,此处泛指英雄的故乡。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龌龊:形容狭隘、拘谨。
浙与闽:指浙江和福建两地。
剑客:擅长剑术的人。
六韬:古代兵书。
五经:儒家经典著作。
涕:眼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多景楼醉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性豪放、不愿受传统束缚的诗篇。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儒雅强半鲁国士。" 这两句通过对孔子的弟子数量和他们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学术的了解和尊重,但也透露出一种超越传统的态度。

"二十八宿佐中兴,英雄多是僰阳人。" 这两句则是借助天文星宿与历史事件来赞颂英雄人物,强调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向往和认同。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这里表达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不愿被局限在一个角落。

"安能龌龊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 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字眼,如“龌龊”形容守旧之人,与诗人的理想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学问的不满和超越。

"醉游太白呼峨岷,奇材剑客结楚荆。" 这两句则是通过描绘自己醉酒后放纵自我的情景,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来展示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友情的重视。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 这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反叛,不愿意像一般士子那样死记硬背。

"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 这里“腐儒”指的是那些死守教条、缺乏创新精神的儒生,诗人拒绝成为这样的学者,显示出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和求新求变的心志。

"天长路远何时到,侧身望兮涕沾巾。"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于未来道路的无限憧憬与渴望,以及对目前处境的不满和期待解脱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个性中的豪放、自由和求新求变,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某种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庆周益公新府

潭潭新府列名卿,玉带金鱼喜气横。

能广万间庇寒士,定容驷马向高闳。

午桥庄上江山秀,独乐园中花草荣。

才作美哉轮奂颂,清台又奏相星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

轻烟薄雾任渠行,幽壑深崖款我生。

变化不知天地阔,行藏只要日星明。

肯同苍狗移常熟,每为鸣鸠放好情。

便趁风雷助霶霈,人间匕箸不须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头送赵教即席同赋

东州二三子,相送黄鹤矶。

渭北烟树合,江南春水肥。

波宽鱼意足,沙浅鸟痕微。

我亦欲东去,斜风雨湿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红酒歌呈京西漕刘郎中立义

桃花为曲杏为糵,酒酝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岘山之北古襄阳,春风烂漫草花香。

乘轺谁为部使者,金闺通籍尚书郎。

儿样爱民真父母,十万人家感恩厚。

鹅儿不酌宜城黄,流霞造此江南酒。

轮蹄日日行乐同,琥珀潋滟琉璃钟。

珊瑚枝下贵公子,人面日色相争红。

栏杆十二开帘幔,腰鼓轰雷奏仙乐。

翠翘金凤大堤倡,玉纤捧劝罗衣薄。

人生百岁能几何,海棠花开春较多。

有貂可解换一㪷,醉到天晓待作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