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一)

今日忽感悟,闭门谢曲生。

未危却二孺,不战仇三彭。

掊击北海樽,哜量东坡羹。

尚恨薄滋味,未能免亏成。

我欲咽元和,默坐朝上京。

坐等梨枣熟,小试升天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今日忽然有所领悟,决定闭门谢绝世俗之事。
没有面临危险就拒绝了两个年轻人的邀请,不主动挑起与敌人的争斗。
我在北海酌酒,在东坡的菜汤中品味人生。
仍然觉得生活缺少深度,无法避免人生的缺憾。
我想要在心中回味元和的美好,静静地坐在朝廷之上。
等待着岁月的果实成熟,尝试着小小的升仙之旅。

注释

忽感悟:突然有所领悟。
闭门:关门谢客,不问世事。
曲生:世俗之事,指社交应酬。
未危:没有危险。
二孺:两个年轻人。
三彭:三个敌人或挑战者。
掊击:斟酌,品味。
北海樽:北海之酒,比喻高雅的饮酒。
哜量:品尝。
东坡羹:苏东坡的菜肴,借指佳肴。
薄滋味:浅尝辄止,缺乏深度的味道。
亏成:人生的缺憾。
咽元和:回味美好的过去(元和时期)。
默坐:静静地坐着。
朝上京:朝廷之上。
梨枣熟:比喻岁月的积累和成长。
升天行:升仙,象征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作品,题为《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对品饮东坡羹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决定闭门谢客,避免世俗纷扰,同时拒绝了与敌人交战的诱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诗人意识到生活的简单和纯粹,感叹曲糵(酿酒原料)并未带来多少功利,反而在品味东坡羹的淡雅中找到了乐趣。

"今日忽感悟",诗人突然有所领悟,可能是在反思人生的浮躁与追求;"闭门谢曲生",他选择远离世俗的喧嚣,专注于内心世界;"未危却二孺,不战仇三彭",表明他不愿因小事而起争端,保持内心的平静;"掊击北海樽,哜量东坡羹",形象地描绘了品尝佳肴的过程,暗示生活中的平淡之美;"尚恨薄滋味,未能免亏成",诗人虽欣赏朴素的生活,但仍觉得人生有所欠缺;"我欲咽元和,默坐朝上京",表达出诗人静观世事,期待更好的未来的愿望;最后两句"坐等梨枣熟,小试升天行",以梨枣熟透比喻人生的成熟,期待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嘉魏秘校访仆萧寺且言出处甚详属与余同客昆山使人不能无怀魏云欲还故乡而吴中儿女森森如立竹矣因用所惠诗韵聊缀数语以塞来意韵长不复檃括资客中一噱可也

陈侯一榻悬千古,贱子何能望入府。

门前谁者高櫑具,甚口美髯方快睹。

裙衣新失大雪寺,告诉天吴烦拆补。

阴风立我铁户限,起到不供人笑侮。

迩来稍挫牙角勇,一见何知肺肝吐。

绘衣君欲试华虫,莺领吾方愧桑扈。

新篇直欲命骚仆,寸舌宁当下齐虏。

已从雁荡歌贯休,更向乌江怜项羽。

遥知笔下卷波澜,乞与胸中洗尘土。

魏侯魏侯听我语,醉里江山迭宾主。

吴歌一声落青蒲,遮莫催归啼杜宇。

江南江北知何许,万水千山话僧庑。

因君永嘉说谢客,南海维摩堪泪雨。

樽前卜试鸲鹆舞,一鬨从渠较邹鲁。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用香字遗李恭叔

我无令君三日香,瘦鹤为躯龟作肠。

薄寒中人曳两縰,独吟猗那遗我将。

忆从两脚万里回,政坐群儿相谤伤。

朅来一见老柱史,城郭落落岿灵光。

安得与君寿六龙,探借千岁北斗浆。

却乘斑虬访月窟,尽斫恶树无留藏。

天风泠泠吹佩环,洞视碧落豁四旁。

下方应奉正三入,闲置可怜青琐窗。

形式: 古风

用韵谢竹主人陈元仰

热中褦襶令我汗,日暮佳人期不来。

陈郎揖人不下榻,青山白云唤得回。

手开十亩萧郎画,个里何妨系吾马。

食单得凉清可啜,毳褐分阴翠如洒。

摇金戛玉真天成,梦捣风前茶臼声。

一川窈窕荷万柄,野翁得此甘辞名。

形式: 古风

再用晨吐字韵寄潘德久(其一)

舍人宾日姿,起居庭燎晨。

岂惟瑞朝廷,荐绅目多闻。

就如田甲嘲,死灰果不然。

那知硕果剥,中有一念仁。

稽古得微酬,櫑具峨进贤。

琴为悲风弹,茶必活水煎。

平生转庵诗,小当寿千年。

忽闻朔方骚,更欲腰黄间。

向来扑朔豪,日者今华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