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日有感题视草堂壁

载笔趋芸阁,探囊索缊袍。

坐销秋日净,心折夜风高。

识字头先白,谋生计转劳。

文园多病渴,常想赐蒲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在八月八日时,有感而发,在视草堂墙壁上题写的。虞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首句“载笔趋芸阁”,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官场,提笔疾书的情景。“芸阁”指的是官府的藏书楼,这里借指官场。接下来的“探囊索缊袍”,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衣着简朴的现状。

“坐销秋日净,心折夜风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秋天的阳光渐渐消逝,夜晚的寒风凛冽,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沉重。这里的“心折”不仅指身体上的寒冷,更深层地表达了心灵的孤寂与无奈。

“识字头先白,谋生计转劳”,这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因长期劳心劳力,早生华发的现实。同时,“谋生计转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一句“文园多病渴,常想赐蒲萄”,借用汉代司马相如(文园令)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识与关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赐蒲萄”象征着恩赐与优待,寄托了诗人对于改变命运、获得幸福生活的深深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其一)

春雨过山竹,幽泉绕舍鸣。

燕泥书帙晚,鱼浪钓丝晴。

奉席从孙子,连床总弟兄。

旧闻林下叟,读《易》到天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其二)

游子闻春雨,思亲望故园。

竹间开几席,花底注山尊。

累世书连屋,频年稻满村。

卜邻淳朴地,绝学欲重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其一)

试问堂前石,来今几十年?

衰颜空雨雪,幽致自风烟。

微醉寒堪倚,孤吟静更眠。

旧湖春水长,谁系钓鱼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其二)

为问堂前石,何年别太湖?

春风神不王,夜月影长孤。

不中明堂柱,空馀艮岳图。

颇思嘉种木,岁晚与相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